羅幼度拉著劉繼業入城,給了他極高的待遇,甚至不惜抄了李世民的作業,贊嘆道:“此番拿下河東,遠不及得到將軍更令朕高興。”
這話從羅幼度口中說出來,分量極重。
劉繼業也與有榮焉。
羅幼度隨即問起了關于河東的防備。
劉繼業對于河東的地形地勢了如指掌,說的是頭頭是道。
尤其是對于代州雁門關的防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劉繼業說道:“雁門關東西山巖峭拔,盤旋崎嶇,乃塞北門戶。防備契丹,當以雁門關為主,但不可過于依賴雁門關。雁門關有東陘關、西陘關,所轄過長。可防小股部隊入寇打草谷,對于大舉入侵,力有不逮。”
“代州一地,多山多澗,東鄰恒山,西接天涯山,南界五臺,北毗山陰,小道縱橫交錯。”
“契丹騎兵的威力于此地施展不開。”
“末將以為可以將雁門關與代州地形相互結合,以為防御手段。”
羅幼度聽得連連點頭,從這番言論即可看出,劉繼業對于如何防范契丹入侵是研究過的。
他并不信任契丹,提前做了準備。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劉繼業在鎮守雁門關的戰績相當驚艷。以不過數千軍馬,多次讓數以萬計的契丹兵無法越雷池一步。
尤其是雁門之戰,面對十倍以上的敵人,劉繼業直接斬殺敵主帥,生擒都指揮使李重海。
此次覆滅北漢,再一次使得中原的領地與契丹交界。
這一次領地交界,與古北口、渝關不同。
古北口往北那是百里漠南草地,而渝關以東是一條百里的沿海山道。
這種疆域交界,依舊存有無人的緩沖地帶。
河東雁門關以北不遠就是朔州、應州,離大同云州,快馬也是一日路程。
這是完全沒有緩沖地帶的交界地,必然伴隨數之不盡的摩擦交鋒。
這雁門關的守將必須要擁有足夠的勇武,才能震懾得住崇尚武力的草原民族。只有武勇還不夠,還得有足夠的智謀,應對敵人的陰謀詭計。
這還有比劉繼業更適合鎮守雁門關的人嗎?
反正羅幼度是想不到第二個。
羅幼度頓住腳步,看著身側的劉繼業道:“分析的精辟到位,這鎮邊重擔,非將軍不可,將軍可愿為我朝鎮守雁門?”
劉繼業怔了怔,心弦再次給觸動了,自己不過一降將,卻將如此重任托付,抱拳高聲道:“縱敵有兵百萬,末將亦愿為陛下當之!”
羅幼度哈哈大笑,說道:“此番出戰,李筠多次贊嘆將軍,說將軍是河東唯一讓他頭痛的大將,此番得讓契丹小兒嘗嘗將軍的厲害。這無敵之名,讓中原人喊出來,算不得本事,讓契丹人喊出來,才是威風。”
劉繼業眼中躍躍欲試。
羅幼度想著劉無敵,有點不是味道,楊無敵好聽多了,說道:“河東劉氏即亡,將軍不如改回本姓如何?”
劉繼業道:“末將也有此意。”
羅幼度道:“便叫楊業吧!”
還是楊業聽著順耳,楊繼業差點意思。
楊業自無異議。
他這繼業的繼字,本就是因為劉崇收他為養孫,跟輩分取的。
這北漢已滅,遷徙百姓的事情也跟著取消,所有百姓回歸故土。
為了彌補他們此次遷徙所受的驚嚇損失,羅幼度還特地減稅以作補償。
做好這一切,羅幼度也準備回師汴京。
在撤軍之前,羅幼度遵守約定,在折御勛、折賽花的陪同下,親自去了一趟府州。
對于羅幼度的到來,折德扆自是不敢怠慢,親自來府州疆界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