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幼度看著自家認真研究樂譜的媳婦,又陪自己的小棉襖玩了會兒,見小家伙有哭鬧的跡象,忙交給了宮里的乳母。
回到殿里的時候,周娥皇正在伏案書寫。
羅幼度走進細看,他早年為了拉攏高懷德,接觸過音律,有著一定的功底。
這些年與周娥皇深入淺出,耳濡目染的也看得懂這個時代的曲譜。
周娥皇似乎在拓寫《霓裳羽衣曲》,但他很快就察覺了不一樣。
周娥皇不是拓寫,而是在修改……
周娥皇認真地看著《霓裳羽衣曲》,聯系上下,時兒輕哼,時兒思索動筆。
察覺到羅幼度的靠近,周娥皇看了一眼,說道:“陛下,這《霓裳羽衣曲》不是正本吧?”
羅幼度搖頭道:“不清楚,是從劉鋹的寶箱里尋來的,是不是正本不知道,能讓劉鋹視為寶貝,應該有些價值。”
周娥皇自信道:“這是《霓裳羽衣曲》不假,許是抄錄時大意寫差了,或是遇到了什么意外。”她手指著曲譜,說道:“這里,還有這里,明顯上下接連生疏。還有這一段,這一段應該用箜篌最為貼切。箜篌的音色清越空靈,更鮮明一些。這里用醇厚幽遠的古箏,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尤其是中序以金石聲重的琵琶為主,直接銜接古箏,不夠平順。用箜篌就能避免此類問題……”
周娥皇一連挑了好幾個錯,說得頭頭是道。
原來隨著五代十國的動蕩,《霓裳羽衣曲》與《秦王破陣樂》等曲譜,因兵亂失傳,只有少許孤本流傳于世。
南漢朝廷的《霓裳羽衣曲》來至于唐朝樂圣李龜年。
安史之亂以后李龜年流亡于湘潭,他的遺物中就有《霓裳羽衣曲》。
不過因為后人保護不利,《霓裳羽衣曲》受到了蟲蛀,不少地方受到了殘缺。
南漢得到的曲譜便是其中的殘譜,經南漢樂師修繕的。
周娥皇與音樂一道的天賦驚世駭俗,一眼就看出了修繕的痕跡,覺得修繕的不夠完美,加以改良。
羅幼度對于自己這個夫人在音樂上的天賦深有了解。
一個國家真正的強盛,除了軍事經濟以外,還包括各方各面的文化,禮樂文化就是其一。
五代十國是公認的禮崩樂壞的時代。
為了重整次序,朝堂上的文臣在恢復禮樂上是煞費苦心。
宰相竇儀的弟弟竇儼就負責雅樂的重訂。
但在音調上出現了偏差,進展不順。
最終在周娥皇的指正下,解決了難題《虞樂》也得以問世。
自己這愛妃說《霓裳羽衣曲》有紕漏,絕對錯不了。
羅幼度道:“需不需要讓太常寺的官員一并幫著修繕?”
周娥皇輕輕搖頭道:“只是修繕,妾一人足矣。唯一難得是《霓裳羽衣曲》除了琵琶以外,還有磬、箏、簫、笛、箜篌、篳篥、笙等樂器,妾身細思半晌,也無法將曲子改成一人獨奏。至少也需古箏與箜篌輔之,才能不失韻味。想要獨自彈奏給陛下欣賞的念頭,怕是不成了。”
她言語中透著幾分失落。
羅幼度忙道:“花蕊夫人會彈古箏,至于箜篌……實在不成就讓德妃來學,實在不行為夫來學也行,都是自己人,無妨。”
德妃就是折賽花,但想著折賽花的性格,最后還是覺得自己更加靠譜一些。
周娥皇掩嘴輕笑:“費姐姐會古箏?”
她很不客氣地忽視了后面一大段話。
羅幼度欣賞過花蕊夫人的技藝,頷首道:“有大家風采,但跟愛妃此道宗師相去甚遠。”
周娥皇頗為受用,道:“這到容易了,待小妹下次進宮,讓小妹來彈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