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凝重地道:“都頭,神了,倭賊來了。都來了,有上千艘船,至
少也有兩萬多人。”
盧絳眼中閃過一絲慶幸,隨即苦笑道:“真來了?”
盧絳自然不是神仙,他并不確定倭國會不會再來,但有一句古話“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盧絳對于自己的任務(wù)了解得非常透澈明確。
林仁肇讓他率兵來救耽羅國,并非出于大義。
如他這種刀頭舔血的將帥,豈會心疼耽羅國的百姓?
只是耽羅國讓倭國占據(jù),意味著倭國在高麗、倭島之間,多了一個據(jù)點。
他們的目的是讓倭國遠征軍長眠于海峽之間,自是不允許對方有回旋的余地。
覆滅橘遠保只是順勢而為,真正的目的是守住濟州島。
不管倭國會不會來,盧絳都會在島上做好戰(zhàn)斗的準備。
這是他自己對于戰(zhàn)局的理解。
農(nóng)皓如看神仙一樣看著盧絳,說道:“下令吧,兄弟們都聽你的。”
盧絳道:“倭國此番大舉來襲,想必是完全撤出了高麗。如此都督的軍馬也會隨即而來,不管他們有多少人,我們只要撐到都督抵達,大局既定。此戰(zhàn)之關(guān)鍵在于此處碼頭港口。我們兵少,耽羅兵弱,但凡倭國登陸成功,我們必敗無疑。此處我來防守,牛島就交給農(nóng)兄了。牛島能夠從側(cè)翼牽制敵軍,屆時你我配合,教教倭賊如何用兵。”
“是!”農(nóng)皓高聲領(lǐng)命。
付琨也得到了消息,惶恐的來到盧絳身旁,“天將,倭賊來了多少人?”
盧絳說道:“差不多四萬吧!”
他還多加了一萬。
付琨臉色大變驚呼道:“怎么會這么多?”
盧絳雙手環(huán)胸,胸有成竹地道:“必然是知道我軍正在攻擊倭國本島,他們不敢從對馬島救援,選擇了以濟州島為據(jù)點,南下九州島。”
付琨顫聲道:“這可不妙,他們一旦登島,耽羅亡矣。”
盧絳從容道:“國王莫慌,都督大軍不日即來。只要我們堅持幾日,這些賊子都將會是濟州島附近魚蝦的口糧。”
付琨看著盧絳,也無別的辦法,深深作揖道:“如此一切都拜托天將了,耽羅國包括某在內(nèi),所有人都聽天將命令行事。”
盧絳要的就是這個結(jié)果,說道:“那就勞煩國王將所有兵卒都召集至此,迎接倭賊來襲。用一場酣暢淋漓的首勝,助助興!”
付琨張了張嘴,喉嚨動了動,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對手四萬,自己麾下除去百姓也就千百人,中原兩千,加起來總共不過三千,這能勝?
但見盧絳自信滿滿的表情,付琨也只能求海神保佑了。
在視線的盡頭,黑壓壓的船艦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海平面上。
盧絳取過千里鏡,對著遠處眺望,說道:“大王,讓你們的人將鎧甲藏起來,之前你們怎么迎戰(zhàn)橘遠保的,現(xiàn)在就用什么狀態(tài)迎戰(zhàn)。”
耽羅國的兵除了個別,大多都沒有甲胄,但盧絳將從倭軍尸體上拔下來的鎧甲,分別給了他們武裝自己。
……
同一時間,藤原師輔、源滿仲亦眺望著濟州島,皆覺不可思議。
藤原師輔說道:“橘遠保乃平家悍將,以勇武著稱。之前平將門之亂,橘遠保臨陣討敵十余人。此番攻打濟州島,竟全無消息。”
源滿仲也道:“屬下從高麗降官口中了解過
耽羅國,耽羅國國中除了國王護衛(wèi)之外,并無軍隊。橘遠保大人手中有橘家兵,怎么也不可能敗于耽羅國之手。除非遇上了西方的虞國,或者運氣不好,遇到了風(fēng)浪”
他看了藤原師輔一眼,說道:“我們的船,確實擋不住大風(fēng)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