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挑的例子……
岳飛除了是一位決勝干里的大帥,同樣也是一位擅于單挑的虎將。
明初的時候,因為蒙古帶來的尚武氣息,同樣是如此。
朱洪武麾下常遇春就是一個單挑狂魔,即便當上大軍統帥,依舊不改酷愛單挑的風格。
朱元璋不止一次勸說常遇春,單挑是小校干的事情,你一大將與小校爭能,甚非所望,當宜戒之。
由此可見,單挑斗將,從古至今在古代軍中都是常見的事情。
直到火器真正的盛行,單挑之風,方才消失。
《三國演義》中固然夸大了單挑的效果作用,但真要以偏概全,說單挑不存在,那就胡說八道了。
黨進、張瓊都是這個時代的猛將。只是羅幼度不提倡單挑斗將,他們也沒有在這方面展現過自己的能力。
此番功勞都讓白顯然奪了去,兩人覺得不是滋味,腦子一熱,至契丹大營前尋事來了。
「罵,給我罵狠一點!」
黨進叉著腰,指揮著麾下的親衛,遠遠地問候著營中契丹人的親屬,笑他們是縮頭烏龜。
耶律沙來到營前,將對方惟有兩百余人,便在他們營前耀武揚威,怒火更甚,喝道「叫上軍中勇士,隨我出戰?!?
隨著急促的戰鼓聲響起,耶律沙領著一眾兵馬出了營寨。
耶律沙對著身側的一人說道「圖部,你上,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契丹勇士的厲害!「
叫圖部的隊帥聞言,毫不猶豫地躍馬而出。
另一邊黨進、張瓊還在爭論誰出先出。
黨進道「我功夫比你好,我先來!」
張瓊呸了一聲「有本事跟我步戰?」
兩人多年老朋友,知根知底。
黨進騎術一絕,在騎戰上穩壓張瓊一籌。
但張瓊膂力過人,步法迅捷,肥碩的身子毫不影響敏捷。步戰,黨進真不是敵手。
兩人針鋒相對,燈籠大的眼睛相互瞪著,誰也說服不理誰。
張瓊見對方武將已經到了陣前,無奈道∶「老規矩!」
黨進一臉肅容,道「老規矩!」
兩人同時伸出手掌,嘴里念道「戧、堃、筐……」
這戧、堃、筐就是古語的石頭剪子布。
戧刀、巨石、筐籮,巨石可砸壞戧刀,筐籮可搬運巨石,戧刀可戳露筐籮……
「堃!」
「戧!「
黨進看著自己出的戧刀,笑道「好兄弟,承讓了?!?
他沖著張瓊擠眉弄眼,洋洋自得。
張瓊氣急敗壞,突然向后一看,叫道「陛下?」
黨進嚇得打了個激靈,翻身下馬。
張瓊卻一馬當先的沖了過去,他拿著弓箭在手,高呼一聲「看箭「對著圖部就是一箭射去。
與中的不同,歷史上斗將單挑是允許用弓箭的。
甚至于跑馬對射更甚于對馬廝殺。
張瓊箭術極為高明,這一箭直奔圖部胸口而去。
圖部也是軍中勇士,看清楚了箭矢的來勢,笑道「來得好!」
他也精于箭術,只憑這一箭便察覺對方箭術不過爾爾。
「此戰正是自己揚名之時!「
他念及如此,往右側身躲閃,竟伸手去抓張瓊射來的箭矢。
可就在他將箭矢抓在手中的時候,張瓊的第二箭再次逼近他的胸口。
這一箭又快又準,帶著幾分出其不意。
圖部這才
意識到,這一箭才是對方的真正水平,如此念頭在腦海里一閃而過,隨即胸口中箭,摔倒在了地上。
張瓊高舉著手中的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