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順門、安東門、乾德門先后傳來捷報,大虞軍正式控制了臨潢府除契丹皇城以外的一切地盤。
羅幼度放心下來,讓人叫來了耶律賢、耶律賢適。
“陛下!”
耶律賢、耶律賢適心情有些復雜,他們想不到契丹臨潢北城落陷的如此神速,甚至于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
羅幼度道:“朕給你們一個任務,將朕對契丹百姓的態度公布下去,好好安撫城中百姓。只要他們不予抵抗,朕視他們為國人,若能誠心歸順,朕待他們若子民。不分契丹、漢人,皆是我大虞百姓。”
他頓了一頓,說道:“想必城中會有不少人尋你們說情,你們也不必避諱,直接讓他們收拾行裝就好。”
耶律賢、耶律賢適這些日子早已領會羅幼度對待契丹的態度,對此并無任何意外,而是沉聲領命。
隨即羅幼度又叫來張進、伊審征。
“伊先生!對于契丹貴族,你了解多少?”
伊審征道:“臣在臨潢時日不長,但跟耶律隆先見過不少的人,有一定的了解。”
他這種人最擅長的就是人脈往來,借助耶律隆先的信任與面子,在契丹上流社會中已經混了一個眼熟。
在契丹貴族圈里大半都知道有伊審征這一號人物,而伊審征則是只要見過面的,他都能認得出來,并且知道對方大概事跡與實力。
羅幼度笑道:“好,你協助張司使,注意所有契丹勛貴的動向。若有意圖逃跑的,別客氣,一律拿下。”
對待契丹百姓與契丹勛貴,羅幼度是完全不同的態度。
想要更好地控制漠南、漠北,臨潢府中習慣了與漢人生活在一起的契丹百姓很有用處。
他們本就習慣了與漢人生活在一起,自然不會排斥漢文化,只要安排良臣治理,大有可能將他們真正的同化成為大虞百姓。
至于契丹貴族就不同了。
契丹貴族習慣了高高在上的生活,他們肯定不愿意接受漢人統治,這樣會傷及他們的集體利益。
但是面對強權,他們又不得不妥協,只能憋著,給自己披上一層人畜無害的羊皮。
這就好比秦朝一統天下以后六國貴族,秦始皇在的時候,聽話的如若羔羊,一旦出現異變,他們就會厚顏無恥地以自己貴族的身份,忽悠無辜的百姓,為自己賣命。
習慣了人上人的契丹貴族,他們是不可能在北方安逸生活的。
他們在契丹百姓心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在關鍵時候,振臂一呼,不少契丹人會因為歷史原因而盲目跟從。
故而羅幼度最初的打算是清算一大批不聽話的契丹貴族,然后將少許聽話的契丹貴族遷徙至汴京、江南等地,讓他們失去自己應有的底蘊。
但因為耶律賢、耶律賢適這些人的存在,羅幼度并不準備大開殺戒,但也決不允許契丹貴族繼續留在契丹本土蟄伏。
他可以容忍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這樣的人才在中原為大虞發光發熱,卻容不得任何一個契丹貴族留在臨潢府、大定府這些地方,威脅大虞朝廷的未來。
大虞攻破臨潢府北城的速度出乎意料,以至于臨潢府北城的契丹百姓貴族大多都無準備。
有一大部分的契丹貴族都沒有來得及撤入契丹皇城。
現今契丹皇城已經讓中原大軍團團圍困,臨潢府外出的幾個大門也在中原的掌控之中。
無法逃脫的他們開始尋求新的生路,耶律賢、耶律賢適的出現,理所當然地成為他們尋求支持的對象。
羅幼度這時利用耶律賢、耶律賢適表明自己的態度,就是告訴契丹貴族,讓他們作出選擇。
如果乖乖聽話,還可以遷徙至江南、巴蜀這些地方享福,不愿意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