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番外二:這天下姓羅
“駕!”
“駕!”
“駕!”
寬敞的官道上一行二十余騎策馬揚鞭,飛速奔馳。
為首一人濃眉大眼,四十許歲,明明的一身書生打扮,顧盼之見卻有不怒自威之態。
在他身后的二十余騎也是戎裝勁旅氣勢非凡……
不過他們一行人并沒有吸引過多的目光。
盡管天下承平十數年,但大虞閱兵的傳統一直維持,禁軍的戰斗力或許比不上開國時期,卻也是久經訓練的能戰之士。
在這天子腳下,從不缺這種威武之師。
一行人來到洛陽北門,他們這種裝束隊伍第一時間就吸引了守城兵卒的注意,派來了兵士詢問身份。
為首書生并沒有倨傲姿態,在馬上和悅說道:“在下青海經略使寇準,奉太子教令,回京述職?!?
他自報名號,身后一騎立刻上前下馬,取出信物證明寇準的真實身份。
守城衛兵地位不算高,卻是見多識廣的職位,什么親王貴胄都照臉認識,甚至當今皇帝、太子都親眼見過,可對于“寇準”這個名字,依舊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當年耶律休哥與曹彬聯手覆沒吐蕃,將吐蕃正式納入大虞固有領土。
吐蕃與中原朝廷的恩怨有好幾百年的歷史,在無盡的對峙消耗中,吐蕃內部矛盾日趨激化。王室內部互相爭奪,將領之間又發生混戰,十多個派系相互傾軋,亂了足足一百五十年。這一百五十年里,高原上因為戰爭,形成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派系階級。
武力征服容易,想要讓高原上的遺民臣服并不容易。
曹彬、耶律休哥打掉了吐蕃王室、大貴族,然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卻也不能一殺了事,只能懷柔安撫。
高原氣候惡劣,物資運送不便,大軍長期駐扎,耗費巨大,以致于朝中不少大臣動了放棄之念。
是羅幼度將此事壓了下來,然后抽調能人去高原、青海治理安撫。
已經嶄露頭角的寇準自告奮勇自請入藏。
寇準用了三年時間,走遍高原藏地,寫了二十五萬字的見聞,又寫了三萬字的治理方案,花費了七年時間,修青唐商道,茶馬古道,在沿途大興驛站,制定了關于雪區物資生產銷售、販運、稅收、價格,質量、監察的一系列法規制度,讓藏地百姓大獲其利。此外,他又用空閑時間組織詩文辭賦之會,還讓儒生研討儒家經典,勉勵青年學生,推動雪區學風。同時以雷霆手段對付潛藏于暗處的豪強,恩威并施,令得藏地大治。
在過去的十年里,寇準的名字可是長時間制霸邸報的頭版頭條的。
守城兵卒即便沒有出過京畿地,卻也通過各種渠道聽過寇準的名聲,確定了印鑒,帶著幾分恭敬地讓寇準入城。
寇準看著周邊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說道:“張叔,你先行回府,同我父母到個平安,我先去東宮,看看到底發生了何事……”
寇準政治嗅覺超凡,知道大虞太子羅康叡此番召自己進京定有大事。
寇準沿著御街而行,經過層層通報,走進了現如今的意義上行政中心中東宮。
自從大虞舉辦開國五十周年慶典以后,身為大虞朝的開國皇帝,羅幼度逐漸將手上的權力向東宮轉移。
瑣碎事務由太子一言而決,重大事情也無須特別匯報,與諸宰輔一并商議即可,唯有三品以上的官員調任,需要羅幼度的準許。
完全可以說現在的太子羅康叡已經掌握了大虞朝廷的八成權力。
羅康叡接見寇準的地方并非東宮正廳,而是用膳的偏殿,酒食冷菜已經準備就緒,就等寇準到來,開火炒菜。
闊別十年,寇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