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一夢第一百七十六章 家鄉事
大雪過后的西疆額旗縣八一村,映照在藍天白雪中。
入冬后其實已經陸陸續續的下了不少場雪,但大都沒存住化了。
這一場雪,卻凍得瓷實。
八一村的百姓按照舊例,開始屠宰膘肥體壯的牲畜。
條件好些的人家要宰牛殺馬剝羊,就算差一點的,也要殺幾只羊。
每年的這個時候,村里到處都是濃濃的熏馬肉的飄香,還有夾雜著淡淡的松樹枝的清香,以及馬糞燃燒后的味道……
張家在孫滿堂家旁邊的宅基地上新起的宅子,外表不顯,但內在絕對是整個八一村首屈一指的。
和現在農村富戶普遍用空心板來封頂蓋房不同,張家起的是現澆房。
現澆房需要大量的鋼筋混凝土來澆筑,和空心板房經過砌筑磚墻后安裝預制板不一樣,現澆房的梁板柱要經過支模板,扎鋼筋,澆筑混凝土來實現。
無論是從密閉性、抗滲漏、抗裂縫還是從隔音隔熱、安全性上來講,現澆房都遠遠強于后者。
當然,造價也要高的多,翻倍都不止。
孫滿堂媳婦李蕓坐在廚房里在收拾牛肚,她的兒媳李瑩和孫元堂媳婦劉秀娥在拾掇一個好大的牛頭,噴燈里的火將牛頭各處的毛給烤沒了,還要再用刀來剮干凈。
張青母親孫月荷則拿著一只牛蹄在刮毛,老太太趙菊香在旁邊笑瞇瞇道:“收拾干凈些,青小兒愛吃牛肚,用紅油涼拌一下,他能吃一大盤子!”
李蕓沒好氣道:“知道了!”
眾人笑,李瑩大聲笑道:“奶,你現在最疼的不是你的福生小兒了?”
趙菊香笑瞇瞇道:“都疼,都疼。”
眼下的日子,她甭提多滿意了。
抬頭看了看吊了頂的天花板,趙菊香又笑道:“這房子修的可真好,也沒覺得爐子里的火燒的多旺,就熱乎乎的。咱家里不成,火不燒旺些,房子一會兒就冷了。”
劉秀娥笑道:“媽你也不看看,這房子修的多結實,都是用鋼筋水泥澆灌出來的,一點風都不漏。你看那窗戶,都是雙層的,冬天窗戶外面連塑料布都不用糊,亮亮堂堂的,多好!月荷就是有福!”
孫月荷笑道:“二嫂子你也不用羨慕我,今年你家可掙了不少。要不是福生、海江和青子那個同學合起伙來要搗騰煤,你們家最多明年就能修。”
煤炭價格從九零年的六十一噸,漲到今年的一百六,運費也一直在漲。
孫家今年添了兩輛大車,上個月沙場停工后,李強就和孫福生、孫海江一起商議去搗騰煤。
鐵煤溝的煤出礦價才九十,運回來一轉手,一車毛利就有七百。
當然,除去各種費用,到手能有四五百。
但這對普通人而言,也是天價了。
只是劉秀娥并沒有太高興,反而很擔憂道:“我根本都不想讓他們干這個,夏天、秋天還好,可冬天一下雪就容易封路。瑪依塔斯那邊,動不動就積雪,車一陷里面,那就是大事。我不讓他們干非不聽,讓他們問問青子的意見,他們還不讓。”
孫月荷笑道:“你真當福生、海江他們傻?又不是天天跑車,肯定要等到天晴的時候才發車。
不過我也覺得他們干不長,等青子過年回來了,非罵他們讓他們停下不可。
這種冒險賺錢的路子,青子惱火的很。”
大冬天跑長途,還拉著重貨,駕駛室里連暖氣都沒有,不是一般的辛苦。一旦車輛發生一點故障,那就是大事。
李蕓笑道:“福生說了,不能給青子說。說青子恨不能自己掏錢補貼他們,那怎么能行,非養廢了不行,他們當老表的,又不是當兒子,哪有臉要青子的錢?海江也說,青子也是自己吃苦熬出來的,青子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