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青灣的一切,還得從葉扶風的時代講起。
永熹二十八年冬,朔狄之亂爆發。懦弱的靈帝白江純棄城而逃,本打算沿煜水向西避入澶瀛海,無奈卻在煜京以南三十里外的龍首渡遭遇鐵重山,被一把火燒光了船隊與輜重。皇帝倉皇落水之后,抱著一塊木板漂至了煜水南岸。后來雖得衛梁大軍接應,退至鎖陽關以南,卻因在冰冷的江水中浸泡太久而染上了肺癆,短短半年之后便不治身亡。
而后,即位的桓帝白江藺冉于關南征民夫、降田賦,勵精圖治,終于在昭延三年開春時,親率二十萬諸侯聯軍北出鎖陽關,一舉收復了京城。其后又用了四十余年,直將蠻人打回了銷金河以北,短暫地重振了大昇朝的天威。
然而白江藺冉晚年昏庸弒殺,不僅將當年追隨自己北伐的肱骨重臣盡數降罪,或投入監牢折磨致死,或下詔放逐邊疆,他本人更是大肆揮霍,修筑新宮。
連年征戰,國庫早已虧空,而御北、衛梁、澎、曄四國攘外有功,又兵強馬壯,割據一方。入不敷出的朝廷無奈之下,只得對敦、虞、黎、隨這樣的邊陲小國征以重稅。而當年的葉扶風,便是煜京城內一名不得志的敦國將領。
敦國人如其國名,憨厚老實,輕易并不愿與旁人起沖突。可這樣的性格卻使時任牙門將的葉扶風于朝中處處碰壁,受人欺辱。
年輕的葉扶風出身航海世家,然而空有一身本領,卻不得已罷官回鄉。可當其不遠萬里回到故鄉河間時,卻發現因為連留作種子的糧食都被強行征繳,合寨山下曾經的千里沃野,竟已變成了一片片雜草叢生的荒地。而那里的無數骨瘦嶙峋的饑民餓殍,也已經在死亡的邊緣掙扎了許久,終日以剝樹皮挖草根為食。
待回家之后,葉扶風更是目睹自己全家十余口,因為不肯交糧而被活活吊死在了村中一株千年老槐上,尸身任由成群的墨鴉啄食,場面慘不忍睹。盛怒之下他憤而拔刀,單槍匹馬殺入了村外一座百余人駐守的軍營,親手將朝廷派來征稅的大小官員剁成了肉泥。
其時,河間城上下早已民不聊生,葉扶風怒殺官兵的事,很快便在同樣憤怒的百姓間流傳開來。不久之后,聽聞敦國奉旨前來鎮壓亂民的大軍趕來,葉扶風左右思量之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于是振臂一呼,領著數千農人揭竿而起。
可畢竟憑這樣一群毫無作戰經驗的烏合之眾,是絕無可能抵擋得了兵強馬壯的正規軍的。為避其鋒芒,葉扶風率眾連夜駕船駛向夷州東南方的落英群島藏身,并在那里設下了埋伏。
由于地處大陸南端,落英群島的四季溫暖如春,大小島嶼上的鮮花盛開之后飄落入海,形成一片罕見的繽紛顏色,故因此而得名。同時,也正是利用群島間地形復雜的峽灣,深諳海戰之道的葉扶風親自指揮數十艘輕快的漁舟,憑借淺灘與復雜的水路將尾隨而至的敦國艦隊打得潰不成軍,自此一戰成名。
勝利的消息不脛而走,受到葉扶風的鼓舞,大昇朝邊陲各地也接連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直至此時,震怒的白江藺冉方才意識到情況已經失去了控制,終于命曄國與澎國舟師抽調大批艦船,打算一舉在落英群島將這名起事的賊首斬殺。
雖說對于普通人而言,面對如此困境幾乎無人能夠有勇氣再戰。然而葉扶風卻并非尋常人。面對數萬舟師精銳,他仍率眾同其苦苦周旋了三年的時間。
只可惜,海中的島嶼并非武裝完備的要塞,不僅無法對敵軍艦只發起有效的進攻,也不能為義軍足夠的保護。隨著戰艦源源不斷地涌現在落英群島,本就人數不多的起義軍開始出現了難以承受的傷亡。似乎也正應和了落英群島的名字一般,無數希冀并追尋自由生活的英勇生命,紛紛在這片峽灣中凋零了。
但人生便如鮮花,拼盡全力,便是為了那一次的綻放。桓帝四十七年夏,因感染風寒而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