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收,他只會得寸進尺。”
阿宛咬了咬唇,聽她繼續說道:“我沒有把海寇入侵一事如實報回京中,瘟疫蔓延之事也因沒什么證據不曾提過半分。然而我的緘口不言并未換來榮安王的安分守己,反倒讓他以為我軟弱可欺,如今竟要一把大火,連帶著我一起燒了。事已至此,我如何能稱他的意?就算是鬧個天翻地覆粉身碎骨,我也要拉他給我陪葬。”
“可是……”阿宛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說了出來,“我總覺得,你斗不過榮安王,至多落個兩敗俱傷,便是最好的結果了。”
方紫嵐定定地看著她,神情平靜,“為何?”
“你要保莫家,還要保這里面所有的人,因而絕不會拿他們任何一方去搏。但榮安王與你不同。”阿宛頓了一頓,“不管是莫家,還是這里面所有的人,于他而言微不足道。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他便會隨意抹殺。”
她說著神色黯淡了幾分,“我知道這些道理你定是比我更清楚,然而之前為保北境眾人,你已經豁出去了一次。這一次,我也定然勸不住你。”
方紫嵐聽完她的話,忽然勾起了唇角,輕笑道:“我們小阿宛長大了。”
阿宛迷茫地看向她,卻見她面上笑意更盛,“這一次與上次不同。上次我孤身一人,這一次我有人同盟。”
“什么意思?”阿宛秀眉微皺,聽她解釋道:“其一,現今這般情形下,夏侯將軍還要派人去尋林家村中生死未明的嫣兒姑娘,足見嫣兒姑娘對她極為重要。若是她得知瘟疫真相,怎會輕易放過榮安王?其二,蘇昀身為東南特使,此番巡察不僅鬧出了海寇入侵之事,又突發大規模的瘟疫,若是處理不當定會引得民怨鼎沸,他此時怕是正愁如何向陛下交差,又怎會輕易同意放火這么草率的舉動?”
她眼中多了一抹勢在必得的自信,“柵欄都建好了,卻遲遲沒有放火,想來就是多方勢力交涉的結果。畢竟這關系到上千萬百姓和一位公卿的生死,一把火燒下去,說起來簡單,然而后果可不是他們任何一方能承擔得起的。阿宛,現在你還覺得,這一次我只是豁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