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娛樂方式講究短平快盛行的年代,在一定程度上,短視頻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壓縮了流量見頂,流量增速放緩的微信公眾號在自媒體領域在宣傳推廣方面的流量。
因為視聽刺激天然比圖文更能快速傳播。
一段有意思有爆點的短視頻,從上傳,到爆火有時候往往只需要一個晚上。
而按照丁炙如今的熱度,即便他接受的是《易直問》這種小眾的訪談類節目,帶來的流量都是難以預料的。
實際上不等白伊彤上傳分享那段視頻,早就已經有人把這段訪談的片段給截了出來,并放上了社交平臺上去了。
而“偶像對粉絲的pua”、“粉絲對偶像的云包、養”這種話一出,也直接引爆了網絡。
尤其是抖音上,在一些首先發出視頻的視頻號主的播放量已經在短短的一晚上達到了千萬之高,且隨著時間的發酵還在持續增長著。
更何況大家依舊沒有忘記,丁炙是養成系選秀出身的,更是依靠著《窺探》這部劇一夜爆火的。
在大多數吃瓜的眼里,實際上是把他與其他流量偶像歸作同一掛的。
即便那次鬧得滿城風雨,然后被丁炙閃電平定的“抄襲事件”中,大家都熟知了丁炙除了演員外,還有些編劇的這一層身份后,也是如此。
路人對于他的印象也莫過于是“一個有編劇才華的流量明星”罷了。
有一說一,那位年輕的“歌王”,如果不跳大神,老老實實地唱歌,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有才華的歌手。
可結果呢,因為其粉絲群體飯圈化、低齡化,在結合他自己的種種騷操作,留給大多數路人的印象和“代表作”,除了跳大神,“我有一個孩子”,就剩下“華語樂壇是姓華”的這種這種傳說了。
所以丁炙在訪談中說出的話,結合廣大路人對他的印象,這種反差感才會那么地炸裂。
——“臥槽!條理清晰,有理有據,怎么突然感覺他說的好有道理!”
——“有一說一,丁炙對于偶像和粉絲之間的剖析真是絕絕子!”
——“啊,丁炙的側顏真的yyds!舔屏!”
——“樓上不會好好說中文的滾粗!”
——“說得這么真實,真的不怕被封殺嗎?”
——“殺瘋了啊這是!他自個難道不就是流量偶像嗎?”
——“小胖:來吧!馴服我吧!我能承受更多!”
相對于抖音平臺上的沙雕向和玩梗向。
微博上大眾對于這個突然火起來的訪談視頻,則是一開始,就充滿了撕逼和火藥味。
在這個訪談視頻在抖音火起來沒多久,在微博上這個關于丁炙的訪談視頻,也開始攀上了熱搜。
一開始是有好事者在視頻下面艾特一些當紅的流量明星,尤其是那些以“打榜”、“應援”、“粉絲戰斗撕逼能力極強”的那一類。
“xxx,快出來挨罵!”
“xx,出來挨罵!”
“xxx,快來聽爹訓!”
一開始也許只是逗趣,后來跟風者甚重后,那些“凝聚力極強”的“割割”的粉絲們紛紛要素察覺,尤如聽到了戰場上的沖鋒號角聲般抵達了戰場。
——“喲!我當是誰呢,不就一個塌房后的三線小演員嘛!想走黑紅路線是不?”
——“抱走我家哥哥,拒絕碰瓷!”
——“蹭!就硬蹭!一個塌房的前愛豆,現在過來隨便說些屁話,就一堆人捧他臭腳了。”
——“哪來的十八線小明星,不是之前被爆抄襲的劣質藝人嘛!”
——“就他這種整容怪!還好意思說別人,羨慕嫉妒恨吧!”
各種控評,壓評論,撕逼一條龍。
甚至開始沖塔丁炙的官方微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