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先在丁炙熟悉了之后,其實是有些“表里如一”的,本身帶著點匪氣的氣質長相加上平日里火爆的性格并不算違和。
而旁邊的張汶強則是有點不一樣了,看上去文質彬彬,更像是一個性格內斂的人,但是三兩句話說開了之后,卻是有點“話癆”的跡象。
再聯系其本身其實是理工男出身的背景,多少也是打破了丁炙對于“理工男”的刻板印象。
張汶強這個名字,丁炙并不陌生。
或者說凡是對于港島電影稍微有點了解的其實都不會太過陌生。
如今坐在丁炙面前的這兩位導演,林朝先和張汶強,再加上另一個不在此處的麥朝輝三人,都算得上是所謂的“后港片時代”最代表性的幾個人物了。
這三個人都擅長于警匪片和商業類型片。
如果說林朝先拍的戲,講究視覺沖擊,場面火爆,那么張汶強所導的戲,反倒多是在人性的掙扎,情節的反轉方面取勝。
這一倒是和丁炙風格的懸疑片很是相似。
前者的話,今年作為大黑馬拿下春節檔冠軍,更是等上內地票房總排行亞軍寶座的《紅海行動》,其實就充斥著他的個人風格。
換句話來說,林朝先的《紅海行動》中的絕對主角其實是他這位隱藏在幕后的導演。
即便是丁炙這么耀眼的個人光芒,其實在這部電影中都很大程度也被削弱了,成為了為故事服務的“工具人”角色。
后者的話,就是以幾年前的《竊聽風云》系列了,以角色的人性掙扎,和幾個主角之間糾纏的恩怨和私欲作為劇情的推動力。
如今在丁炙眼前,坐在多少有點“匪氣”的林光頭旁邊,顯得有幾分文質彬彬的張汶強,在很多時候都會和另一個導演麥少輝聯系在一起。
這種情況其實在港島電影圈中也不算罕見,就像是丁炙曾經參與過的《寒戰2》就是如此,導演不就是梁樂民,陸劍青兩人聯合執導的。
和梁、陸兩人搗鼓出了一個“寒戰”系列一樣,作為他們倆的前輩,“麥張”組合也一起合作過頗為經典的港片“竊聽”系列,無論是港島或者是內地都取得還算不錯的票房。
而在《竊聽》系列,麥張兩人就分開后,兩人各自的后續幾部作品,都相對不盡人意,沒能再達到前作的水準。
實際上,這也是“麥、張”兩位本身存在的問題所導致的。
因為兩人和林朝先這種典型的類型片導演相比,麥張二人身上的“編劇”屬性其實更強一點。
說白了就是因為他們倆的導演功力在圈內并不算是一流,甚至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類型片導演,這一點其實是遠遠不如如今坐在他旁邊的林朝先的。
相比之下,他們創作出來的劇本,卻是在整個港島電影界內,都稱得上是翹楚的。
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了一種問題,那就是在一些舒適區里講故事,因為本子質量非常好,所以可以讓電影的整體質感都顯得不錯。
但是一旦脫離舒適區,對于整體的把控方面,就會顯得捉襟見肘了。
比方說數年前由麥張兩人聯合執導的《關云長》這種人物史傳式的電影,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當年那部《關云長》,又名《迷失的刀郎》,甚至這波別名可能還更加貼劇情(狗頭)。
無論是人物的塑造,亦或者是服道化的講究都很拉胯,甚至在攻城的情節當中,那個城墻的搭建,比我奶奶家自家搭的土木樓
甚至說白一點,那一年的年度爛片如果有排名的話,那部片其實也可以去爭一爭的,說不定還能奪冠啥的。
尤其是當今年的《紅海行動》一出,以往經常會拿來和他們比較的林朝先,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