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才是最正確的。
但如此的話,單單是卸貨便是消費了一天,等到了把這些糧食通過陸路運輸?shù)搅它S河渡口裝貨,又是三四天過去了。
杜如晦想一想自己從幽州弄到糧食走一個來回所需要的時間,居然都比在德州卸貨裝貨的時間少,一時之間,杜如晦倒對《漕運計劃》進行普及的心思卻是重了幾分。
更重要得是杜如晦也理解了李泰為什么從一開始就指定了必須要把所有的貨物放到一個個規(guī)定的大木箱中,尺寸不能有一點問題。
這不僅僅是朝廷收稅的問題,更在貨物流通上,有這么一個外面的集裝箱子,能讓整條航運上搬運貨船卻是省事了不少。
更重要得是這種模式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有人隨便開個黑津口進行搬貨運貨的成本。
畢竟商人最重要得是時效,如果沒處理集裝箱的能力,黑港口也很難開起來。
當然,就算是有了處理集裝箱的能力,那道路呢,馬車呢,人員呢,是不是都需要準備起來,這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不管怎么說,燕王的這批糧食到來,河南有救了!”
杜如晦帶著糧食渡過了黃河,開始帶人賑災(z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