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撫好王玄策后,李泰把杜楚客拉到自己府邸中秉燭夜談。
畢竟杜楚客初步見了李泰一面,聽了李泰的話語,并不清楚李泰對整個吐谷渾的布局。
杜楚客也需要知道李泰到底有什么計劃,自己執行起來是不是會耽誤了李泰的計劃。
杜楚客來到李泰書房,對李泰行禮,余光打量李泰書桌上的地圖。
李泰見杜楚客過來,倒熱情的過去拉著杜楚客,指著地圖道,
“杜師這邊來看,這是我這些日子讓人好不容易畫出來的鄯州周邊地圖,南到西海郡,北到河西四郡,西有青海湖,東邊便是隴右,等我回長安,這張圖便托付給你了!”
“燕王言重了!”杜楚客聽到李泰的話,第一時間回答。
不過,杜楚客又對李泰道,“但臣對鄯州這邊的情形并不是十分了解,尤其不知道燕王您對鄯州的定位到底是什么,還請燕王您進行解惑。”
“你先等一等!”李泰說著便轉過頭,很快便尋找到了一份最初的會議記錄遞給杜楚客。
李泰徐徐道,“這份是當初定位鄯州時制定下來的會議紀要。
另外給你留了兩個人才,一個是袁天罡,還有一個是他的兒子袁客師。
可惜袁天罡還在教學,至于袁客師因為從廣州來鄯州,所以年末能趕到就很不錯了。”
杜楚客聽到李泰的話語不由冒汗,顯然袁客師怕有得辛苦了,今年怕都要在趕路上了。
不過,杜楚客拿起當初的會議紀要,開始看起來,看完后,倒有些意外的對李泰道:
“燕王是打算把河湟谷地建設成西北糧倉,甚至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努力開發周邊丘陵形成梯田,耕種更多糧食。”
“嗯!”李泰點頭道,“想開發西北就必須要有個糧倉,雖然河湟谷地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平原地區,但西北這邊想要發展糧倉的話,也就只有這里了。”
杜楚客聽到李泰的話點點頭,有了這明確目標,自己以后執政就有了相對明確的方向。
否則就算是再怎么樣發展,也不過只是所謂什么政通人和,路不拾遺。
但這種執政真的為百姓做了什么事情了嗎?頂多也就只是做出一個自己自我感動而已。
這就是杜楚客看好李泰的地方,因為李泰往往會給你一個具體的定位或目標,讓你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有意義的,而不是在這里虛度光陰。
“若如此,燕王為何還要在西海郡重新建立城池,我覺得西海以東,湟水相通的地方尋找一處合適的地點建立城池是不是更好!”杜楚客卻是開口道。
李泰聽到杜楚客的話,明白杜楚客的意思。
畢竟任何的城市,基本上都是要以水源為根基,像李泰這種選擇建立的城市,不是說那里沒有水源,而是沒有與湟水勾連水源。
這樣的話,想要運輸物資除了水運到一定地方以外,更是需要陸路運輸到目的地。
要知道這可是青海可是已經算是處于青藏高原的范圍內了,這里的道路可并不好走!
“我清楚!”李泰點帶你退說道,“除了它前面有一片盆地,正好適合執行《草種計劃》。
更重要得,我想讓那些從農業學府派遣過來的士卒,在高原瘴氣中訓練,訓練出一支不害怕瘴氣的士卒。
這樣,將來草原上若有什么人搗亂,卻也能第一時間用這支軍隊把他們給覆滅掉。
而不是需要從長安千里迢迢的再調度士卒過來。”
“燕王覺得這西海周邊,還會有人冒犯我大唐雄威?!”杜楚客敏銳覺察了李泰的意思。
“會!”李泰倒是斬釘截鐵的對杜楚客道,然后又道,“定然會有異族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