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和小月離去后。
整個大堂中陷入沉寂,明顯易小川一時半會還沒有緩過來。
心里是掙扎萬分,臉上更是連連搖頭,看樣子是怎么都過不了自己心里這一關。
風席染瞧見易小川如今的神情。
銳利的眸子一瞇,果然是老圣母,雙標達人,礙眼的緊。
看他這原劇情中的種種操作。
先不說, 高要可以說的上是負了天下人,唯獨沒有辜負他易小川。
開局項羽對他有救命之恩,項梁對他有授業之恩,如果沒有他們的教導,他一個四肢不勤,不知人心險惡為何物的現代人,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 他易小川居然還有臉跟劉邦結拜, 互認為兄弟。
是該說忘恩負義,還是沒心沒肺呢!
他再怎么不讀歷史,應該也知道最后是劉邦把項羽打敗,最后,項羽淪落到烏江自刎的下場。
可是,就想是失了憶一樣,絲毫想不起來,興高采烈的對所謂的漢高祖劉邦舔了起來。
只因為,此時腦容量有限的他,唯一可以記起來的話,就只有簡簡單單一句。
這人啊!未來會當皇帝, 所以, 不能得罪。
還真是夠雙重的。
自身向往隨心自由的浪子生活,又不喜歡名利, 卻去認個未來會殺你救命恩人的人,當大哥,良心狗肺也過如此吧。
話又說回來,還有那對高要堪稱道德楷模無暇的圣人標準。
不對, 應該是比所謂的圣人更加嚴苛。
但凡是一個正常人,都應該知道,宮刑對一個男人來說打擊有多大,其中夾雜的恨,罄竹難書。
如此血海深仇,不去報復的話,枉為曾經的男兒身。
他易小川反而要高要大度一點,可笑至極。
并且,高要自從穿越過后,受了那么多苦,當自己的生活好不容易的過的舒心暢意之后,第一時間想的是和他易小川共享富貴。
雖然他的過程和手段并不怎么光明正大。
但對他易小川絕對沒有什么問題。
而這個時候,卻開始搬弄起什么道德仁義來。
開始大發雷霆,痛罵指責高要,什么自己很不高興的一頓說。
風席染念頭轉頭,一陣不屑躍然于心底。
他配嗎!
似乎他自己的三觀和道德仁義,才是世間真理, 但凡瞧見什么看不過眼的,
直接以自身的三觀和道德仁義,去嚴苛的規范其他人,對自己卻不做什么嚴格要求。
他要是真的也能做到自家心中的道德仁義標準。
那就不會去結交什么劉邦,就算過后結交了,在劉邦坑了他第一次以后。
直接分道揚鑣才是正理,而不是繼續的添下去。
如果真要按照他自身的道德仁義,那就該直接投入項羽陣營。
縱然項羽最后會淪落為拔劍自刎的結局,也該理所應當的陪兄弟戰到最后一刻嗎!
何況有了他自己的相助,項羽就真的會輸?不一定吧。
結果,他自己也根本做不到所謂的道德仁義,反而還要強加到別人身上。
如此寬于待己,嚴于律人,如此雙重標準,也難怪最后會以悲劇收尾,這就是活該!
他和玉漱的下場早有預見。
作為曾經統帥三軍的將領,難道不知道三軍陣前,最忌諱搖擺不定,優柔寡斷嗎!
要么就專注于保全自己,拐走玉漱之后直接強制私奔,遠走高飛,在猶豫,在怕什么。
身為現代人的易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