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董二呆為征北將軍,以百戰左營,射聲左營為基礎,立刻擴兵三千。同時負責雁門關,大石縣的防御守備。”
“任命,趙山為征南將軍, 以百戰前營,射聲前營為基礎,立刻擴兵三千,同時負責逐鹿關,及大河沿線河防軍務。”
“任命,李昕為征西將軍, 以虎豹騎,驃騎營, 戰車營為基礎, 立刻擴兵三千,駐守溪山城。”
“任命,孫誠為征東將軍,以百戰右營,百戰后營為基礎,立刻擴兵三千,駐守東山要塞。”
“任命,孫進為大石縣知縣,接手負責大石縣的重建工作。”
“任命,陳青為清源縣知縣,負責重建清源縣。”
“任命,周月為溪山城府丞, 負責一應事務。”
“任命,邢斌為溪山城都尉,負責一府之地治安事務。”
……
一口氣,李肆在建城令中下達了一百多個任命, 反正前一階段表現良好, 且成長潛力很高,最主要的是忠誠的手下,不論文官武將,一律提拔。
而隨著他們的提拔,更下一級的任命也在接下來大規模展開。
但這就不需要李肆插手了。
他只負責校尉以上的人選,下面的伍長,隊正,就可以由四征將軍自己任命。
未來,還可以再增加一個百長。
這是軍團更細分了的體現。
文官方面,李肆也只負責任命知縣,縣尉,主簿,以及州城一級的各司主官,而縣一級的各司主官,卻是需要知縣,主簿,縣尉三個人來進行任免。
同樣的,縣一級的各司主官, 也可以自由任免屬下的小吏。
官和吏, 這是兩個性質。
目前為止, 李肆的內政方面,共有官員六十四人,并使用品級制度。
最低從九品,為縣一級的各司主官。
知縣八品。
縣尉,主簿,從八品。
府城一級的各司主官為八品。
府城的知府為七品,府丞,都尉,為從七品。
在這個世界里,小吏是沒機會晉升的,甚至連寒門讀書人都沒有,現階段李肆手里的讀書人全都是盧老爺和盧老爺的親戚。
所以他壓根也沒征辟,就讓他們教書,不教書就去從商,不從商就家里躺平,反正不給他們碰觸權力的機會。
為此,他開放了小吏上升的通道。
比如這一次任命的六十四個官員里,一多半都是小吏。
而小吏的數量也是極多的,目前多達兩千一百人,大部分都是總鏢頭,總捕頭轉職而來,只有不足五百人是從土著傷兵里提拔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這么多的官員,小吏,還有幫閑,外加治安,衛戍,巡檢等各個渠道,也是李肆這邊內政體系如此暢通的最大原因。
而軍隊方面,李肆是徹底架空了秦瓊,典韋,至于甘寧正在訓練的水兵,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這不是李肆吃干抹凈,良心渣子,他真的對秦二爺,典大爺佩服得緊,關鍵問題在于,他需要防著天命一手,他需要對他的勢力不管從文官隊伍到武將隊伍都要牢牢掌控,百分百的控制。
現在天命詛咒已經過去了十五天,還有十五天結束,可萬一不結束呢?
他李某人總不能被白嫖了,他總得有匹夫一怒,血濺五百萬步,你不讓我吃飯,我就砸了做飯的鍋的能力。
總之,人都要講良心。
天命也必須講良心,你不講良心,我就讓你講良心。
一番操作,大刀闊斧,各種部署到位。
李肆這才帶人前往逐鹿關巡視,魚餌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