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與人的差異……”
意識之中被呂真壓縮到深處的那點理智之廣逐漸放大。
正東躲xz地尋找食物的老鼠忽然定住,動物般狡詐的雙眼閃過茫然之色。
周圍的雜草與樹木,巨大的巖石,以及以老鼠的鼻腔感受到的氣味同時變得靜止,成為一副惟妙惟肖的油畫。
直到老鼠的眼中閃爍著智慧之廣時,這一切便如同飛灰一般散去。
視野一黑,呂真又回到了那個光怪陸離的通道之中。
“老鼠的視界真是……奇妙。”
呂真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雖然剛剛經過的時間不長,但是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進入他腦海中的信息卻不少。
剎那之間,他的意識依然沉浸在老鼠的視野中,讓他在確定是人的這一點上產生遲疑,讓他無法把自己徹底帶入人的身份,也限制了他理智思考的能力。
而且,身為人的理智在他的頭腦中一旦陷入上風,那么剛才那些老鼠的視覺以及感知到的情緒就成為了無法理解的東西。
人類世界所存在的概念只是對人類所感知到的世界的描述,而不是對世界本原的描述。
如同人類常用的“理智”等概念,即不可能為動物所理解。
而動物所感知到的世界,也不可能為人類的詞匯所描述。
一如狡詐的老鼠,或者飛天的蝙蝠,又或者大草原上的獅子,諸種動物的感知,均不可能為人類所描述。
也就是說,用人類的詞匯無法準確地描繪出動物所見到的世界。
其實,客觀來看,人類的視角與其它動物的視角相比,并不存在任何的優越性,都只是為了生存而進化出來的東西。
亦即面對生存的壓力,不同的生物選擇了不同的應對方式,由此產生了不同的視角。
人類的視角只是無數種視角中的一種,并且具備欺騙性。
面對世界的真相或者說世界的大全,人類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去理解。
畢竟人類只是生物中的一種。
如果去掉各種神話傳說,僅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理解人類,那么在這個宇宙中,人類除了獨有的理智之外,并沒有太大的特殊性。
舉例來說,古人所見的世界乃是仁義道德的世界,這是他們看世界的視角。
可是現今來看,這種視角也不過是虛假的狹隘的世界。
故而人類為了接近最真實的世界,才會以智慧為依憑,創造諸多工具,其中最為徹底,也最為成功的一種為數學的工具。
因為只是數學不會因人的先天的缺陷,而欺騙人類。
無論到哪里,數學真理都不可能不成立。
但是抽象的數學世界沒有任何感情可言,又距離人類最初觀看的世界太遠了。
在此刻,呂真摒除了自己的種種的理智思維,連最支配他本能的邏輯思維都被摒棄之后,卻恍然體悟到一個至理——道可道,非常道。
老鼠的視界與其它動物的視界,以及人類的視界,如果都只是對世界的片面感知,那么自然無法用人類的概念去描述大全的世界,在面對大全的世界,亦即道時,只要感受即可。
他可以感受到老鼠感知世時的感受,或者說情緒,甚至于情緒也不能用人類的概念來描述,比如用驚懼、狡詐來描繪老鼠就有些不恰當。
因為這些詞匯只能精準地描繪人類的情緒,與老鼠的情緒自然不可能是完全的對應。
而這種感受也是以人的意識最能接近老鼠的地方,自然是最接近其它動物視界的地方,更是人類最能接近世界大全,或者說世界的原貌的地方。
這就是“道”不可言說的原因嗎?
因為“道”為大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