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跟仙女似的小姑娘置氣,而竇線娘自己也知進退,往往見好就收,即使偶爾無理取鬧一下,大家都樂意包容她的小性子。
“我覺得有點不對勁。”高不凡給裴行儼續了杯桑葉茶,一邊正容道。
裴行儼點頭附和道:“確實不對勁。”
“哦,哪不對勁?”高不凡反問。
“高句麗人不對勁啊,咱們滅了兩支高句麗騎兵,明明跑了十幾個,本以為對方會大舉追殺,結果連續三天都沒動靜,太反常了。”裴行儼皺著道:“難道高兄說的不是這個?”
高不凡眼中閃地一絲贊許,看來這個裴行儼不僅有勇,而且還是挺細心的一個人,點頭道:“原來裴兄也察覺到了,從明天起,把咱們探路的斥候再放遠十里,不僅前方,左右和后方都要派出斥候。”
裴行儼皺眉失聲道:“有這個必要嗎?”
高不凡鄭重地道:“小心駛得萬年船,我總覺得高句麗人在憋著壞。”
裴行儼點頭道:“說的也是,那我明天就安排下去,對了,咱們現在人數多了一倍,現有的糧食只能支撐個七八天,而伐木做舟不是一兩天就能搞定的,得多弄些糧食來才行。”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糧食,一旦斷糧,軍隊必然一觸即潰,甚至不觸即潰。高不凡本來就是軍人出身,自然知道后勤供應的重要性,點頭道:“是得多弄點糧食,只是上哪弄去?距離你們上次伐木作舟的地點還有一天左右的路程,即便沿途有三兩個村鎮,想必能弄來的糧食也不多。”
裴行儼舔了舔嘴唇道:“我正好知道一處地方有糧,而且管夠,就是那地方不太好打。”
“在哪?”高不凡心中一動,連忙把地圖取了出來。
裴行儼湊近前,目光飛快地掃過,然后手指一指地圖上的某處道:“大概就在這里。”
高不凡目光一閃,裴行儼所指的這個位置在西南側,目測距離伐木作舟的地點有近六十里,距離此地的位置也差不多,于是不動聲色地問:“這是什么所在?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糧食?”
“這是高句麗軍隊的一個駐所,也是一個臨時補給點,處于新城和遼東城之間,方便沿河一帶巡防的高句麗軍隊補給物資,這是我們之前亂闖時無意中發現的。”裴行儼解釋道。
高不凡恍然道:“原來如此,既然是補給點,那肯定派有重兵把守。”
裴行儼點頭道:“我曾經觀察過,那里約有千來人把守。”
高不凡沉吟道:“千來人……有點多了,咱們很難吃得下,弄不好還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裴行儼聞言眼底閃過一絲失望,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現在雖然有四百多人,但有過半數是新加入的潰兵,這些人打順風仗都未必好使,就更別說讓他們打攻堅戰了,更何況這個據點里的敵人是己方的數倍,簡直就是以卵擊石,所以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道:“高兄說得是,也罷,咱們的糧食還能堅持七八天,沿途再搶幾個村莊,勉強應該夠了。”
高不凡微笑道:“力敵固然不行,但咱們可以智取。”
裴行儼眼前亮,脫口道:“莫非高兄有妙計?”
高不凡不置可否地道:“裴兄先說說那里的情形再從長計議。”
裴行儼精神一振,介紹道:“高句麗人把據點建在一條河邊上,水陸交通都十分方便。”
高不凡聞言笑道:“水陸交通方便的方必然易攻難守,這就是所謂的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也。”
裴行儼佩服地道:“正如高兄所料,那里地勢平坦開闊,的確易攻難守,不過高句麗人想必以為咱們這些潰兵不敢來犯,所以連防御工事都修得十分敷衍。”
高不凡暗道,那肯定啦,人家派了一千多名重兵把守呢,那些餓得手軟腳疲的潰兵即便剛好路過,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