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肩頭上的劍傷也已無礙。
大業九年冬月初十一大早,兩百名高士子弟已經在飛鷹馬場集結了,均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棒小伙,一個個膀大腰圓,而且還自帶了武器。
高不凡一聲令下,兩百高士子弟兵便雄赳赳地跨上了馬背,整裝待發。徐世績見狀不禁暗暗感嘆,自己在瓦崗想弄一批馬還得絞盡腦汁,結果這些高氏族人隨隨便便就人手一匹馬。
條條大路通羅馬,怎么奈有人直接就生在羅馬,沒得比啊!
話說飛鷹馬場今年上交的戰馬配額也是七百匹,正好順道由高不凡趕往涿郡交付了,每一名子弟兵分配一匹,還空出了五百匹。
“出發!”高不凡一聲令下,隊伍便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飛鷹馬場,往涿郡方向進發。
當隊伍經過清河郡時,崔護已經率著兩百名崔氏一族的子弟兵在等候了,另外還有數千匹準備交付朝廷的戰馬,再加上運送染坊和瓷窯工具的車隊,隊伍足足延綿了好幾公里長。
徐世績見狀更是大為震驚,難怪說清河崔氏富可敵國,這陣仗著實駭人了些,不過他也是細心,見到清河崔氏車隊所運送的工具,立即便意識到清河崔氏準備跑路了,應該說轉移產業更貼切一些。
一時間,徐世績竟然激動雀躍不已,暗忖自己這次真的賭對了。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他徐世績之所以投靠高不凡,固然是受所謂的“幽燕鐵騎”吸引,但主要還是看中高不凡這個人,據他觀察,高不凡此子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文韜武略,總是事無不成,既有實力又有運氣,同時虛懷若谷,心胸比大當家翟讓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跟著這樣的老板無疑是極有前途的。
現在見到連清河崔氏這種數一數二的士族世家也把寶壓在高不凡身上,徐世績自然更加肯定自己見有選錯人了。
且說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涿郡進發,一路無話,終于在冬月二十六這一天抵達了涿郡。
高不凡先把徐世績安排到城中的客棧住下,然后交付了戰馬,這才帶著徐世績趕往御夷鎮的御風馬場。
徐世績終究是有“案底”的人,若是光明正大地帶在身邊有點不妥,而且高不凡也不可能在鷹揚府的營地中明目張膽地操練鐵騎兵,所以,最妥當的方法還是把徐世績安排到御風馬場,那里地處偏僻,馬匹也是現成的,地方也開闊,倒是一個偷偷練兵的絕佳去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