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揚旌第445章 這孩子想不開
御夷鎮(zhèn),御風馬場。
每到秋高馬肥的季節(jié),又是戰(zhàn)馬出欄的時候,自打入秋以后,御風馬場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賣出了數(shù)百匹馬,其中一半是通過官方馬市的正規(guī)渠道出售的,另一半則是私下售賣的,也就是所謂的黑市,價格更高,而且不用上稅。
不過,自從上次被黑了五百匹馬后,夏財神現(xiàn)在謹慎多了,黑市一般只做熟人的生意,而且不再送貨上門,對方必須親自到馬場提貨,現(xiàn)款交易,或者以物易物也行,絲綢、布匹、茶葉、糧食、食鹽等,御風馬場全部都要,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硬通貨,一轉(zhuǎn)手賣給北邊的游牧民族,馬上又能換回牛羊馬匹和藥材等,再轉(zhuǎn)賣國內(nèi),中間商兩頭賺差價,利潤相當可觀。
由于御風馬場的位置比較特殊,地處偏僻,已經(jīng)在長城之外了,涿郡的地方官管不著,也不敢管,畢竟御風馬場的后臺很硬,于是乎,御風馬場便慢慢變成了一處南北貨物集散地,北邊的牧民需要生活用品都開始就近跑來御風馬場交易。
嘗到了甜頭的夏財神開始主動販貨了,隨著貨物的種類越來越齊全,愿意跑來御風馬場交易的牧民也越來越多,御風馬場自然也賺得越多,具體能賺多少,只有夏財神自己才知道,反正這貨現(xiàn)在整天樂得見牙不見眼的,也變得稍微”慷慨”起來,至少徐世績現(xiàn)在問他要錢,磨一兩次就能要到,倒是不必再往茅坑里扔石頭了。
本來,朝廷對邊境貿(mào)易控制是十分嚴格的,對私販貨物出境的處罰也相當嚴厲,輕則坐牢流放,重則掉腦袋,不過目前大隋的社會秩序已經(jīng)基本崩壞了,再加上有高不凡這個涿郡鷹揚郎將保駕護航,否則夏財神未必敢如此明目張膽地開黑市。
……
秋陽高照,天氣晴好。當哈赤帶著兩名心腹來到御風馬場時,正好有一名馬販趕著十幾匹馬從里面出來,哈赤和兩名心腹只好閃到一邊,讓馬販先行通過吊橋。
話說經(jīng)過大半年的建設,御風馬場外圍的城墻已經(jīng)加高到四米有余了,儼然成了一座小城堡,只留三個門出入,其中正門是最寬的,可供五六匹馬并排通過,不過平時不打開,而兩側(cè)的小門僅可供一人一馬通行,平時倒是打開的,左邊的小門是馬場內(nèi)部自己人通行的,右邊則是供外來人進出的,秩序井然,安保嚴格。
對了,據(jù)說這些安保措施都是那個新來的年輕人所設,也不知叫什么名字,總之馬場的人都叫他徐先生或者徐軍師,哈赤打過幾次照面。這個徐軍師不茍言笑,跟總是笑微微的夏財神幾乎是兩個極端,而且哈赤內(nèi)心有點忌憚這個徐軍師,總感覺這家伙滿肚子“壞水”,那雙銳利的眼睛背后仿佛盡是算計,一眼就能把別人內(nèi)心那點小九九都看穿,所以每次來御風馬場,哈赤最不想遇到的就是徐世績。
終于,馬販趕著所有馬匹通過了吊橋,哈赤試圖上前套近乎,可是那名馬販和保鏢們根本沒有理會他,趕著馬匹迅速離開,絲毫也不停留。
很明顯,這名馬販是做黑市生意的,見不得光,自然不愿節(jié)外生枝,從御風馬場買完馬,立即就離開了。
哈赤面色陰沉,這已經(jīng)是他第n次嘗試了,但每次都沒成功。
御風馬場有馬出售,哈里部同樣也有馬出售,只是哈里部可沒有御風馬場的人脈渠道,只能老實通過正規(guī)的官方馬市出售馬匹,馬市的戰(zhàn)馬價格雖然跟黑市差不多,但是要交稅,所以哈赤一直十分眼紅御風馬場,試圖搶走部份黑市的客源,可是人家之所以買黑馬,正是因為見不得光啊,怎么可能跟你這陌生人買?所以哈赤嘗試了多次也只是徒勞。
另外,由于夏財神開始販貨,北地的牧民都紛紛跑來跟御風馬場交易,就連哈里部的牧民也不例外。哈赤眼見御風馬場兩頭吃,賺得盤滿缽流的,自然更加眼紅了,他倒是想學御風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