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親自把上谷郡的戶籍和田畝薄獻給高長卿,而博陵郡,還是由老二你做一做張郡守的工作,能不沾血自是最好的。”
老二崔弘揚點頭道:“這個沒問題,張大人還是會審時度勢的,而且以我跟他的交情,他能聽得進去。”
崔弘昇一拍大腿道:“那就這么定下來了,沒有其他事的話,都散了吧?!?
于是乎,眾人各自散去行事了。
…………
徐世績和尉遲敬德二人,七月底兵分兩路出關討伐營州,一開始還算順利,打得羅藝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短短一個月時間便占領了柳城郡的大部,將羅藝的主力逼退到燕郡一帶,但是近日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羅藝也不知許了什么好處,竟然從契丹和高句麗各借來了一支兵馬。
契丹騎兵還是挺厲害的,高句麗軍隊則擅長守城,這兩支兵馬一加入,瞬時改變了戰場的形勢,本來摧枯拉朽一般的幽州軍被擋住了,進展變得緩慢了許多,照這樣下去,再過一個月就要徹底入冬了,天氣嚴寒,幽州軍的補給將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到時只怕不得不停下進攻的步伐,以待來年開春再戰了,若是被神出鬼沒的契丹騎兵斷了糧道,那么形勢會更加糟糕。
此刻,幽州府內,高不凡正把一眾謀士和戰將聚在一起,站在沙盤前商討解決困局的辦法。
此時只聽杜如晦道:“高句麗軍隊擅長守城,野戰能力不能行,只是幫助羅藝守城,所以對我軍的威脅不大,倒是契丹騎兵的危害極大,目前,我軍的糧道已經數次受到契丹騎兵的襲擊了,損失不大,但也不小,這個威脅必須首先解決掉,否則必釀成大禍?!?
高不凡點了點頭道:“這個問題的確挺嚴重的,大家可有解決的辦法?要不干脆把契丹人的老窩給端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溫彥博連忙道:“萬萬不可,契丹人如今還是部落聯盟,結構松散,一旦受到外敵擊,反倒會逼使他們團結起來,據屬下猜測,羅藝肯定只是許了財貨好處,說服部分契丹部落出兵助他而已,大人如果信得過屬下,屬下愿意代表大人出使契丹,說服他們不再幫助羅藝襲擊咱們的糧道?!?
杜如晦聞言喜道:“這倒不失是個好辦法,彥博兄精通突厥語和契丹語,倒是正好擔此大任。”
高不凡點了點頭道:“那便拜托溫先生了,只要不是涉及疆土的條件,溫先生皆可自決,不用向本總管請示?!?
溫彥博鄭重地道:“大人放心,屬下雖然不才,但決不會做出喪權辱國之事來,夷族者,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如今拉攏契丹人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耗費一些財貨換取我軍不必兩線作戰,倒也是值了,待拿下了營州后,契丹人如果還是不識抬舉,屬下倒是不介意大人給他們一個難忘的教訓。”
高不凡聞雙眉一揚道:“理當如此!”
溫彥博本來還有點擔心高不凡年少氣盛,對花錢“討好”夷族有抵觸的心理,現在見其從善如流,不由松了口氣,也十分欣慰,看來自己這次真的跟對人了,正所謂過剛易折,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為了長期的戰略利益,暫時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這就是真正的戰略家,跟鍵盤俠們的區別,譬如后世網上那些動不動就罵國家缺鈣的憤青,他們——懂個屁!
這時,崔九齡微笑道:“有溫先生出使契丹,想必說服契人不在話下了,不過咱們也得作好兩手準備,大人之前不是繳獲了兩艏海船嗎?屬下已經讓人修好了,完全可以投入使用,我們可能通過海路運送軍糧,契丹人的騎兵再犀利也影響不了。”
盧升拍掌喜道:“這是個好辦法,崔參事趕緊把船場建起來,多造戰船,打造水師,屆時高句麗若不識抬舉,咱們便從海路直搗平壤城?!?
崔九齡信心十足地道:“放心,三年之內,咱們的船場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