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過,跑得慢的高句麗士兵便變成一灘肉泥。
五百幽州鐵騎一路追擊到遼河邊上,四千高句麗精兵已經潰不成軍了,只剩三成不到,高建武本想騎馬逃過河,豈料冰面太滑,坐騎摔倒了,只能棄馬連滾帶爬,差點沒把褲頭都跑掉。
幸好,鐵甲騎兵并不敢在冰面上行走,所以追到河邊就不追了,只是彎弓搭箭射殺,冰面上亂哄哄的高句麗士兵跑不快,最終近半人喪生在冰冷的河面上,逃回去的不足五百人。
高建武僥幸逃到對岸撿回一命,也不敢在河邊停留,倉惶逃進了遼東城中閉門不出。
高建武這一路人馬見機得快,算是幸運的了,另外四千高句麗精兵襲擊尉遲敬德的營區,最終陷入了包圍,被五百幽州鐵騎屠殺一空,最后逃回去了竟然只有寥寥十幾人。
這一晚,高建武麾下的八千精銳幾乎全軍覆沒了,打擊不可謂不沉重,消息傳到高句麗國王高元的耳中,就像一記晴天霹靂,把他整個人都劈蒙了,駭然地跌坐在座位上。
經此一役,高句麗王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這個新對手,并且暫時收起了那份吞并營州的野心。
戰斗結束了,一輪紅彤彤的旭日從地平線下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氣溫依舊很低,不過齊軍卻是士氣高漲,人人喜笑顏開。
大家本以為這場仗要等到明年開春再繼續打,沒想到一個晚上就搞定了,不僅輕易就奪下了懷遠城這座硬骨頭,還順勢給了高句麗人一記迎頭痛擊,真他娘的痛快。
尉遲敬德指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兵器向高不凡介紹道:“齊國公你瞧,這些兵器都是從高句麗人手中繳獲的,絕大部份都是大隋的制式武器,可見楊廣三征高句麗,給人家送了多少好家伙。”
徐世績皺了皺眉淡道:“何止兵器,楊廣當年把一百多萬大軍都丟在高句麗境內,如今不知還有多少漢家兒郎在遼河對岸給高句麗人為奴為婢呢!”
高大河怒道:“國公爺,要不咱們直接揮師滅了高句麗得了,小小夷族竟敢奴役咱們漢人。”
高不凡搖頭道:“楊廣發百萬大軍都未曾做到的事,那有這么輕易,且慢慢來。”
徐世績聞言卻是若有所思,因為聽齊國公的語氣,似乎有意征服高句麗啊,可見齊國公其實雄心勃勃。
其實,高不凡也沒什么“大志”,在他的認知當中,遼河對岸本就是遼寧的范圍,再往東北的吉林和黑龍江也都是后世國家的地盤,如果不收回來,豈不是給穿越眾丟臉?
接下來,高不凡寫了一封信給高句麗王,由尉遲敬德親自渡河,射上了遼東城頭。
高建武看了這封信后沉默了,連忙派人把信送回平壤逞交給高句麗王高元,其實高不凡這封信也沒說什么狠話,只是恰到好處地警告了高元一番,既達到威脅的目的,又不至于使對方惱羞成怒。
畢竟現在齊國的重心應該放在國內,所以不宜過份刺激高句麗,給他一個教訓,讓其暫時不敢再伸手就行了。
果然,過了幾天,高元便派人給高不凡回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要化干戈為玉帛,與齊國睦鄰友好,和平共處云云,不過也僅僅只是一封信而已,沒有簽訂正式的友好條約,可見高元只是暫時懾于齊軍的武力,并沒有完全死心,有機會肯定還會作妖的。
殊不知高不凡也不想跟高句麗簽訂什么和平條約,等國內塵埃落定,到時即便高句麗不整事,他也會整點事出來收拾高句麗的。
大業十三年臘月十六日,徐世績和尉遲敬德留下來暫時管理營州四郡,而高不凡自己則離開了懷遠城趕回關內。
大過年的,自然是在家陪老婆兒女了,噢對了,咱們的齊國公目前還沒有兒女,不過很快就會有了,因為就在半年前,柔兒、無垢和線娘竟然都先后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