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渴望外國人的認可。
在這種前提下,林宿坡在歐洲闖出名堂,堪稱捅在多數國人g點上。
全國各地的主流報紙迸發出的熱情簡直嚇人,林宿坡毫無意外的屠版了,甚至一些經濟類報紙主動給讀者群體進行了足球規則的科普,走在大街小巷,要是不能說幾句林宿坡或者俄超、歐冠的話題,跟別人都嘮不到一起去。
而有著睜眼睛說瞎話光榮歷史,1988年成立的《體壇周報》依舊語不驚人死不休。
他們在頭版進行了林宿坡的技術解析。
“從筆者看了林宿坡的所有比賽錄像發現,他是一名非常有天賦的球員。體能方面不用多說,他的跑動距離永遠是22名球員當中最多的一個,從來沒有露出過疲態。更關鍵的是他的技術,之前的一腳凌空抽射,我從他身上看到了范·巴斯滕的影子,所以大膽假射一下,他是不是本身就很有才華,只不過一直沒得到開發,如果從小接受專業訓練,他的成就可能不下于克魯伊夫。這么看來,林宿坡的潛力浪費要歸結于國內的足球環境,青訓問題,我們要學習歐洲足壇的先進經驗……”
長編大論,說的都很好,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考慮實際情況。
之所以沒黑林宿坡,估計是不想頂風作案。
而林宿坡本人,剛踢完一場和莫斯科魚雷的同城德比。
魚雷隊最近情況不太好,沒什么斗志,首發出場的林宿坡只踢了半場就被換下,這場比賽他沒拿到進球或者助攻,不過依舊表現出色。
比賽才踢完沒多久,他就接到了二叔的電話。
他踢職業以來,二叔的電話越來越頻繁了。
應該是放心不下他,畢竟他父母不在了,只剩下二叔一家比較近的親戚。
好不容聽完他講最近發生的事情,包括新出來的《足球之夜》,林宿坡也小小驚訝了一下。
不過也僅僅是小小驚訝,畢竟他太理解國人現在渴望認可的心情。
因為這個電話通話時間比較長,說好了去和安娜教授見面都沒時間了,他只好打一個電話說聲抱歉。
就在這個時候,久違的系統終于出現了。
“恭喜聲望達到全國聞名,獲得新的獎勵——隨機頂級技能、物品寶箱或者超級合成器的購買資格。”
看到這里,林宿坡有些繃不住了。
尼瑪這是在誘惑我么?
抽獎是不可能抽獎的,這輩子都不抽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