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敗,荷印當局再無和梁耀爭奪爪洼海制海權的可能。
懸掛著保護傘旗和星條旗的安布雷拉艦隊這時候已經不再滿足于只在巴達維亞附近的海域上游弋。
這些艦船甚至開到了距離巴達維亞港口不足1海里的海面上,并時不時靠近對巴達維亞港口展開炮擊。
守衛港口的荷印軍軍官甚至能夠用望遠鏡清楚地看到對方船員的面龐。
整座巴達維亞城被迫進入了戰備狀態,此前荷印當局中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巴達維亞作為他們在東印度的群島的大本營,后方中的后方,居然有成為前線的一天。
華軍要登陸巴達維亞,攻打巴達維亞,并像沒收坤甸荷蘭僑民的財產一樣,沒收巴達維亞荷蘭人的財產。
這一消息在巴達維亞城內不脛而走。
這令巴達維亞城內的荷蘭僑民更加惶恐不安。
此前荷印當局為了渲染梁耀的殘酷,大肆宣傳梁耀在坤甸絞死戰俘的殘酷行徑這時候在巴達維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只可惜這不是以特維斯為首的荷印當局想要的效果。
特維斯等人是希望通過渲染梁耀殘暴,讓巴達維亞的荷蘭僑民上下一心,踴躍參軍抗擊梁耀。
顯然,特維斯高估了巴達維亞僑民的武德。
巴達維亞城內的荷蘭僑民對梁耀的殘暴深信不疑,但他們越是對傳聞中梁耀的殘暴深信不疑,越是不敢加入荷印軍和梁耀的西部旅作戰。
巴達維亞的荷蘭僑民不是南非武德充沛的布爾人,相比從軍上戰場,他們更在乎自己在生意場上的得失。
從荷印當局失去制海權開始,巴達維亞的荷蘭僑民就開始蒙受損失,并且他們的損失還在不斷擴大。
巴達維亞荷蘭僑民對特維斯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不少有門路的荷蘭僑民已經向阿姆斯特丹方面寫信施壓,要求撤換特維斯這位無能的巴達維亞總督。
自從東印度群島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之后,特維斯幾乎每天都是在心驚膽戰之中度過。
海邊的炮擊聲也時不時地傳到總督府,這令特維斯更加心煩意亂。
老實說,安布雷拉公司艦隊對巴達維亞的炮擊并沒有給巴達維亞城造成實質性的破壞。
炮擊所取得的效果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上。
炮擊正在逐步摧毀城內荷蘭僑民的信心,瓦解荷印軍隊的士氣。
至于生活在巴達維亞城的爪洼人,則沒有太大的感觸,是巴達維亞城最漫不經心的一個群體。
是荷蘭人執掌巴達維亞還是華人執掌巴達維亞,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區別。
巴達維亞城市民的沮喪,荷印軍低落的士氣讓特維斯意識到想要繼續將荷華戰爭進行下去,爭取到對荷印當局更有利的籌碼已經不現實。
他現在應該認真考慮和談的問題。
作為勝利的一方,此時仍舊坐鎮坤甸的梁耀也高興不起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為了獲取婆羅洲島這塊海外領地,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不到半年的戰爭他已經消耗了唯480萬美元的軍費。
如果算上損失的艦船,損失將會更大。
就這,還是在打順風仗情況下的開支。
戰前梁耀準備了一千萬美元的黃金儲備來應付這場戰爭,現在剩下的黃金儲備,估計最多也只能支持梁耀的西部旅在東印度群島地區9個月左右的中等強度作戰。
“我們已經取得了制海權,現在完全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巴達維亞!”埃爾維斯一副胸有成竹,非常自信的樣子。
作為一個相對比較純粹的軍人,顯然他對政治和經濟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