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是個多事之秋。
薩克拉門托的新居蔚秀居內。
梁耀翻閱著報紙,他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毫不起眼的新聞。
說是新聞,其實也就是冷飯熱炒。
新聞的內容是清朝廣西西林知縣張鳴鳳根據當地村民控呈,逮捕了以法國天主教神父馬賴為首的不法教徒共26人,并依照大清律例判處了以馬賴為首的不法教徒2人死刑,余眾分別論罪處罰。
這件事發生在去年,法媒現在大肆渲染此事,用意已然非常明顯,那就是為出兵大清進行輿論造勢。
此事件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馬神甫事件,是第二次福壽膏戰爭法國出兵的借口。
如果是大清廣州地方官不讓英國領事和商民進城,根據第一次福壽膏戰爭后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大清方面確實理虧。
而馬神甫事件,大清方面并不理虧,更多的責任在法方。
根據中法《黃埔條約》規定,法國人只在五個通商口岸有傳教的權利,并且清廷在條約上明確規定強調了外國人概不準赴內地傳教。
馬賴等人無視條約深入內地傳教,還到廣西這么敏感的地方傳教,這本就已經觸動了清廷敏感的神經。
要是真的只傳教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法國教士仗著有領事裁判權權橫行鄉里、搶掠奸淫,這不純純找死嘛。
更何況這時候的大清地方官絕大多數壓根不知道福壽戰爭后大清和各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具體有哪些內容。
大清吃虧就吃虧在福壽膏戰爭都過去快20年了,舉國上下竟然還沒有一個官員有近代外交意識。
神甫事件證據確鑿,只要大清國照會法方總領事,按照國際慣例論處,國際輿論是對大清有利的。
英法不是沙俄,沙俄往往是饞你土地就出兵,連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懶得找,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獲取更多的領土。
英法發動戰爭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貿易,是為了向其它市場傾銷本國的商品崛起實實在在的商業利益。
英法是19世紀國際秩序的制定者,多少還顧忌自己的形象,在乎國際輿論。況且以此時大清國巨大的體量和尚存的花架子,法國直接出兵的概率很小。
然而這也僅僅是理論上可行,實際上并沒有可操作性,因為此時大清上上下下對洋人避之不及,不允許洋人進京。
在上海的法國總領事想見地方官都難,更不用說見京官,乃至面圣。
大英帝國要對大清國宣戰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就連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堅高層或多或少都聽到了一些風聲。
根據最新的新聞,倫敦威斯敏斯特宮的議會大廈已經在召開會議討論組建遠東遠征軍以及遠征軍司令官的人選問題。
想來英軍出兵大清最后的懸念只剩下時間了。
可笑的是全世界都知道英法要向大清國宣戰,都要直接出兵了,唯獨當事國的大清,此時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仍舊一無所知。
有了太平洋鐵路這條溝通東西的交通大動脈,東西部之間的往來變得十分便利。
當然,前提是要能夠承擔得起一張價值超過200美元的車票。這個時代,長途旅行仍舊是少數人奢侈的享受。
只有那些鐵了心要移民西部的東部人,才會狠下心買一張200美元以上的機票。
紐約-西海岸諸地的票價高昂是太平洋鐵路的運力不足的導致的,除了客運,太平洋鐵路公司還必須要勻出一部分運力承接貨運訂單。
在短時間內提升太平洋鐵路的運力是不可能的,梁耀也沒有這個打算。
不過西海岸地區為了吸納東部的優質移民還是推出了一些優惠政策。
以加州為例,加州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