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白歌那浩瀚無匹,近乎無窮無盡的小宇宙,獨孤博跪了,這無關修為,是純粹的境界差距。
感悟劍道,或是任意一種之道,在斗羅大陸位面,這是九十五級以上的封號斗羅,才會涉及的層次。
獨孤博差得太遠了。
白歌的小宇宙,與《圣斗士》中的圣斗士們的小宇宙,并不完全相同。
《圣斗士》本身取材于古希臘神話,然后又加入了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小宇宙的概念。
作者車田,則加入現代宇宙大爆炸起源說,以及源自華夏的“人合一”理念,拼拼湊湊之后,弄出了一個“小宇宙”的概念。
簡而言之,就是隱藏在人體內的無窮潛能,覺醒了小宇宙,就能能擁有各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只要信念堅定,不斷爆發小宇宙,就能獲得無窮的力量。
如果僅僅是作為動漫作品設定來看,這當然可以,但作為修煉之法,根本漏洞百出,空中樓閣。
人的潛能,來自人體的生命本源,來自肉身,靈魂。
將本源燃燒殆盡,后果就是化作飛灰,變成死人。
這不成了誰練誰死么?
不過白歌也不奇怪。
東瀛受他前世的故國文化影響極深,但很多東西,卻又只得了皮毛,實則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圣斗士的小宇宙揭開表象,直指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人體小,大宇宙。
是的,在白歌看來,小宇宙的本質,就是內。
而真正的小宇宙,到第九感踏入神級之后,也就大致相當于華夏修真一脈的仙。
體自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不受世界法則限制,不假于外求,偉力歸于自身。
而若是凡俗階段,那么,六感小宇宙,就與打通任、督二脈,貫通之橋,人體丹田及諸般穴竅與外界相連,吸納靈氣入體,返后為先的境界。
當然了,這里指的,是玄幻高武位面級別的先武者。
壽命動輒幾百上千歲的那種。
七感,則是大宗師級別,舉手投足,皆有之威相隨,隨手一擊,便是崩裂,日月無光。
但是,無論華夏武道,還是煉氣修仙,都是先行吸納靈氣入體,以人體小周,勾連大周,等到精氣神三寶和五臟五行之氣,壯大到足夠的程度后,再以丹田、紫府、氣海為基,開辟一個具備基礎五行循環的小。
然后隨著修為提升,這個小也會不斷完善,直至飛升成仙,成長為一方完整的世界,也就是仙法域。
但圣斗士的小宇宙不同,從一開始,就將圣斗士置于各種殘酷的環境中,壓榨潛能。
覺醒小宇宙就能活,不覺醒就死。
城戶光政一百個兒子,活著回來的,算上邪武他們五小弱,也才一共十個,90的死亡率。
這種體系培養的,只能是死忠于女神的戰士,或者說死士。
這種極端的修煉方式,會給身體留下無數暗傷,自毀根基。
原著已經說明白了,童虎的小宇宙,最巔峰時是十八歲。
史昂敗給撒加,也證明了,小宇宙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
其實很好理解,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逐漸衰老,生命本源消耗盡,這是理所當然的。
金圣斗士金圣衣從不離身是為什么?
答案只有一個,承載小宇宙爆發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如果單憑人類的肉身,是無法負擔光速拳的力量的。
七感級別的小宇宙,已經足以憑自身小宇宙外放,形成領域,改寫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則了。
小宇宙外放覆蓋籠罩的范圍之內,一切規則由其主人制定。
而如果踏入了神級的第九感,那就是神域!
這就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