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還挺緊張地問把鮑魚送過來的人:“你們怎么知道有毒?是不是有人吃過了?”
來的人只是奉命行事,哪里知道有什么問題:“沒有問題啊,我們養殖船上的都不敢吃這些,就等你們研究出來呢。對了,你們得趕緊出一個說明,讓游客們別胡亂采集新物種,萬一中毒就不好了。”
正常的游客其實還好,最大的問題是那些心存僥幸,想要偷摸一些新物種回去養殖的。誰知道這種鮑魚會不會有攻擊行為,萬一像毒蛇那樣能注射或者噴射呢?
很快,所有島嶼上都掛出了警示牌照——最新研究成果,藍色鮑魚像河豚一樣有劇毒,不可食用,希望游客們看到之后不要試圖接觸,更不能吃。
連毒物都出來了,范離也真是佩服蚌精,它體內到底有多少種基因遺傳,也難怪找不到合適的老婆,只能遍地撒種。
大小姐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做旅游的肯定不想區域內有什么毒物,出事了不管是不是有責任,對旅游業來說就不是一件好事。不過還好,隨著藍色鮑魚的研究繼續深入,發現野生的藍色鮑魚只生活在魚島附近,而且數量稀少。
另外,它也沒進化出其他發射毒物的能力,只要不去抓它吃下去,就不會中毒出事。
然而,就在大小姐剛剛放心下來,就立馬出現了一起藍色鮑魚中毒事件。
事情不是出在飛沙群島,而是岸上一群不知死活的饕餮食客,也不知道從哪個渠道弄來了藍色鮑魚,想要試一試它的味道。
河豚毒素大家都知道,但是河豚的鮮美同樣是美食家孜孜以求的。現在藍色鮑魚也有同樣的能力,就有可能和河豚一樣鮮美。
帶著這種理論,這群食客請來專業廚師,對鮑魚進行了細微的解剖,把經過研究發現的毒囊給去除掉。而后,他們又經過了高溫烹飪,基本上可以殺死神經毒素了。
然而,可能是廚師技巧不過關,也可能是高溫烹飪時間不夠,還是殘留了一些毒素,最后六個人齊齊中毒。
還好,毒素不大,緊急送醫之后搶救了回來。
而醒過來之后,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太鮮美了,我還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