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后,土地神不分善惡,包容罪人的消息不攻自破。
因為有個盜賊信奉土地神,卻來到衙門自首,縣令審問他,為何自投羅網。
他回答說,土地神座下有神獸獬豸,能明善惡,辨別曲直,甚至會將罪該處死的人用角抵死。
這令他不寒而栗,萬一他繼續行小錯,累計成大錯,最后可能難逃神獸的懲罰。
如此一來,獬豸出沒在蒙陽鄉范圍內的事廣為流傳,陽世百姓由此遵守法紀,不敢再做下惡事。
縣令鄒溫喻還特意下文表彰蒙陽鄉約,夸贊蒙陽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無論獬豸一事,是真是假,可蒙陽鄉大治是假不了的,這就是他鄒縣令的政績。
所以,土地神之名在沅南縣城私下流傳之事,他也懶得管。
只要不到明面上來和皇室宗廟搶奪香火信仰,一個小民信仰誰他管不著。
但是幾個縣豪家族可就坐不住了,他們都是紅宅之家,有紅氣繞宅增強氣運。
那紅氣從何而來,他們家族的高層可是清楚的很,一半是陽世家族的地位和氣運,另一半可就是陰福,是祖宗氣運。
僅僅靠自家族人祭祀供奉,就只能維持家格不墜。
要想氣運呈上升之勢,甚至勃發,那就需要吸引其他外人,來給祖靈上香祭祀、
他們的祖祠都在城內大門敞開,是開放狀態,有不少普通小民希望得到地位高的祖靈護佑,也會來上一炷香。
加上平時他們家族處于統治階層,稍一宣揚靈異,也能引來不少人。
楊家祖祠位于城中心最繁華的一個位置,往來的游客行人絡繹不絕,平常還不時有人進去上香。
“我說老錢你看到沒,這都幾天了,除了自家族人,外人就沒幾個。”祖祠門口,一個衣著華貴的士人和管家臉色都有些不好看。
管家五十有六,是楊家的家生子,從上一代就開始給楊家做事,很得主家信任。
“老錢,你沒派人去給老二送信?他可是訓導,怎么就光顧著給縣學的學生上課,不管家族了。”士人接著問道。
老管家連忙回道:“家主,我已經派人去縣學送過信了,二爺答復說等著他的好消息,他會盡到自己的教化之責。”
“你說什么?楊訓導要給童生們上課,縣內有空的都可以參加。”顏振在家中聽到仆人來報知的消息后,嚇一跳。
難道是教諭要對童生進行考核?不,不不,童生們平常連縣學都進不去,不應該啊。
顏振得知這個消息后的第一反應,不是訓導上課,而是教諭想干什么。
因為訓導只是教諭的副手,九品官,想做什么肯定是有教諭的示意。
但當顏振來到縣學聽了訓導楊景上了一節課后,他就明白了,這絕對是楊景自己所為。
上課講的都是縣里以前出過的名人,還重點介紹了現在五大家族先輩們的豐功偉績,誰誰誰當過幾品官,任上做過什么好事。
所以他們死后依然有靈,能夠庇佑后人,他們可以去拜拜這些科舉前輩,說不定能夠保佑自己高中。
總之,明里暗里都是讓童生們去他們幾大家族的祖祠拜拜,特別是楊家。
楊家先祖可是舉人出身,做到過七品縣令,成為一時美談。
舉人可以做官,但往往是佐貳官,一縣之尊確實很少由舉人來任職,當時也是皇帝開恩才能做到。
在這位楊訓導的鼓勵誘惑下,很多年輕想上進的童生們,紛紛意動,琢磨著是不是去上柱香求求文運。
但他們也不想想,皇室宗廟旁邊就是文武廟,去文廟求文運不是更實在嗎?
顏振在一旁不動聲色,心里嗤之以鼻,這幾個大家族是有點急了啊,還是土地爺牛。
作為進士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