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匯縣旁靠沅水,水運條件便利,商貿發達,經濟比沅南還要好一些。
鄉郊之地熱火朝天,都在趁著天氣晴朗搶收糧食,但城內卻是一片悠閑繁榮,仿佛桂陽郡的叛亂對這里一點影響都沒有。
但李隆還是看出了一點異樣之處,那就是商販們對一些華而無實商品的拋售十分明顯,都是白菜價甩賣,生怕慢了就賣不出了。
按理來說,有戰亂之事發生,價格波動最大的肯定是米糧,但正好處于秋收,反而讓人察覺不到哪里有戰事發生。
這彭慶趁秋收割稻之際起兵,打了個出其不意,我趁秋收聚兵,也沒人認為我要攻打縣城,李隆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
八百莊丁幫忙搶收稻谷,雖然規模稍大,但也沒人會覺得奇怪,他老李家就是有這個實力喊人收稻。
“少爺,縣衙到了。”李虎在旁邊輕聲提醒道。
李隆這才回神,沒有再觀察街道上的各種細微情況,朝旁邊看去,縣衙的臺階前已經有一些仆役在迎接客人。
“陳家主,您好里面請,縣尊已經在內堂恭候多時了。”
在前面一富態中年帶著兩個小廝進去后,李虎上前遞過名帖,一個像是縣府師爺的人連忙換上笑臉迎接李隆。
之前的幾位家主可都沒得這師爺如此重視,誰叫李家的聲勢越來越高,是龍匯縣排的上號的大戶。
“李公子,令尊今日沒來?”
“家父身體有些不適,只能我來了,你們縣尊不會不歡迎吧?”李隆待人接物十分老道,臉上一點異色都沒有。
師爺直接夸贊道:“看您這話說的,縣尊前日還提起過縣內的俊杰,您當是首位啊!”
“我不和你客套,等我見到縣尊親自問他,哈哈。”
“您里面請!我來帶路。”
等來到縣衙的內堂后宅,堆積如山的壽禮被整整齊齊地堆放在內側,有金銀珠寶也有古玩字畫。
李隆也不會在這種事上有漏洞,示意李虎將自家準備的金壽桃放在壽禮正中間,十分打眼。
宴席座椅已經滿了大半,特別是周、宋、王三家縣豪大戶都來了,而且是家主親來。
家族等級不同,就坐在不同的桌子前,形成了一個個小圈子,偶爾有低聲交談的聲音傳出。
李隆自然要以子侄輩上前一一見禮,這些老狐貍雖然面帶微笑夸贊李隆能獨擋一面,但這笑有多虛偽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你老李家可就你這么一根獨苗,他李呈也舍得?”走到周家家主前見禮時,周家主玩味地問了這么一句。
李隆面不改色,回了一句:“縣尊這么有孝心,我作為后進子侄輩,比我爹更適合來祝壽。”
“好好,是個好孩子。”周家主皮笑肉不笑地回了句。
李隆環顧宴席一周,發現大部分家主的眉宇之間都有些憂慮,顯然也不認為這壽宴是好宴。
也有幾家家主十分坦然,比如周家,他家子嗣眾多,且下一代繼承人十分出色。
都是聰明人啊,沒有誰真的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過是一種無奈罷了。
李隆坐到一邊,獨占一桌,因為他十分不講禮數的將李虎等人按下來吃飯。
“下人也上桌,李家耕讀傳家,怎么家教門風不嚴謹。”沒人出聲,李隆也知道那些異樣眼光在腹誹什么。
李隆則是滿不在乎的想到,可惜啊,這里很快就將血流成河。
“少爺,這個烤鴨好吃,給您留個鴨腿。”
“都吃,都吃,不用客氣。”李虎本就是一個心大的人,不會在乎這些繁文縟節,烏高遠等廟祝也是苦哈哈出身,更不講究。
其他桌都無心吃飯,但李隆一桌卻是在大快朵頤。
終于在所有人都差不多到齊,李隆也酒足飯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