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們都認識,這詔令絹帛就是那天魏儒于縣衙所展示的絹帛。
即使他們還聽出了詔令中不合理之處,比如一六品團練使為何能悉轄郎陵大小軍務,這不是從五品郡尉才有的職權嗎?
萬軍聽命,又有縣令背書,朝廷大義在手,這些大戶還能在這種場合公然反對不成。
周宋王三家家主先行跪下,接著是其他中小家族主事,最后是站在城墻上看戲的黎民百姓,所有人都跪了下來。
“拜見團練使大人,拜見使君!”眾人之聲,聲如洪雷,在陳堯眼中這一切就是龍匯萬民的承認。
今天是李隆正式起運的日子,陳堯的化身也沒離開,而是坐鎮四周,防止被有心人探得虛實。
雖然陳堯早已得知消息,因為彭慶造反一事,清虛宗和仙鶴觀最近都忙得很,抽不出時間來關心其他地方。
但李隆是荊州第三條潛龍一事,還是瞞得越久越好,這就需要陳堯在今天幫忙照看一二。
天道青蓮能屏蔽這么多年尋龍宗派的探查,已經很完美了,更何況它的主要功能還是屏蔽李隆和陳堯之間的因果。
潛龍打根基時,最怕外人打斷起運之勢,這時只要真人大修付出幾分代價,就能暫時延后潛龍的起運,而后再動就很可能錯過天時。
但等李隆再奪幾縣,甚至只要再占沅南,有充足人口后,人道氣運自會護持人主,真人再想動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隨著萬民拜見,陳堯可以清晰的看到,濃郁的白色氣運紛紛涌向李隆,加持在他的外運之上。
一條活靈活現的氣運龍鯉,在李隆的赤紅本命氣之端沉浮不定,時而鉆入云氣,時而躍上云端。
比其十多年前剛剛誕生時的小龍鯉,現在已經長大了幾倍。
還不化成蛇形,更待何時!陳堯略顯不解,都已經開始起運了,為何還是龍鯉之像。
龍鯉和龍蛇不同,龍鯉雖然也是龍象,但此象偏孱弱,沒有什么殺伐爭搶之心。
往往開局擁有龍鯉之象,最后成就王業,甚至帝業的,一般都是頂級世家轉型。
只有擁有充沛的先天之基,有無數名臣大將的輔佐,龍鯉之主才能成就一番大業。
但李隆又哪里有這樣的本錢,所以當初陳堯看見小龍脈在他身上孵化的只是龍鯉,是有些郁悶的。
于是特意消耗數年積累的人道功德化為人道金蓮,就是為了讓李隆轉化龍象。
現在李隆成年,人道金蓮也早已被龍鯉全部吞食,氣運龍象卻還沒能轉化。
李隆的望氣術無法像陳堯那樣照見己身,也不能像真人把握一部分自身命運,只能看到龍匯縣四處有源源不斷的氣運在加持他。
但他總感覺哪不對勁,是不是錯過了什么?
啪嗒,一朵金色的蓮花虛影在他頭頂粉碎,消散得無影無蹤。
陳堯見此這才松了一口氣,人道金蓮發揮了它最后的作用,點醒了人主當緊握名爵公器。
“魏縣令是不是還有什么東西沒交付于本使君啊?”看見旁邊宣讀完詔令的魏儒就想慢慢退下高臺,李隆福至心靈喊住了他問道。
魏儒身子一震,臉上閃過一絲無奈,這區區鄉紳之子怎能考慮得如此周全。
但事已至此,魏儒還是十分識趣地從衣袖中取出團練使大印,雙手奉上獻給李隆。
這團練使大印雖然只是銅質,但當李隆雙手端起,舉過頭頂時,卻迎來了滿城官民更大的歡呼。
這就是三百年人心所向,大虞雖然已經千瘡百孔,但正統始終還是大虞。
好像借來一身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李隆看著很多人臉上的敬畏,心中突然升起一種明悟,冥冥之中有龍蛇之吟在他耳邊響起。
等他眼睛四處搜尋時,卻發現一切正常,什么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