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此界開神道
說時遲那時快,趙光遠落馬只在電光火石之間,連他身邊的護衛都沒反應過來。
只有振越,由于精神敏銳,及時看出了趙光遠的不對勁,勉強用出法力揮出一陣清風,沒讓他摔得太厲害。
“龍蟒藏身,氣運崩塌,這是!?”振越粗粗一瞥,發現趙光遠的氣象在落馬時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此前趙光遠氣運鼎盛而成黃堂華蓋,本命淡青而有一縷紫色內蘊,乃是標準的王侯之命。
只要穩扎穩打,奪取州郡地盤,外運達到一定地步,以他的本命來說稱王毫無問題,甚至有問鼎天下的資格。
可現在再去看趙光遠,他頭頂那一頂黃堂華蓋已然崩散,就連之前威風凜凜,力壓黃虎的氣運龍蟒也不知去哪了。
四面八方的黑氣源源不斷涌來,停留在趙光遠外側小心試探,本來按照趙光遠的命格來說,這些外瘴邪氣根本不可能靠近。
但氣運崩散太快,沒有人主外運辟易百邪,有侵襲的姿態也不難理解。
接著是灰色劫氣,黑沉的死氣,仿佛落了這一次馬就遭到天譴一樣,振越想進行挽救奈何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只有陳堯知道,這是趙家的祖墳出事了,而且最大可能是龍脈被斷,氣運衰敗才是落馬的原因。
永山郡城,西北。
這里的大山綿延,山勢縱橫交錯,起伏重疊,遠遠觀之崢嶸崔嵬,險峻而不親近。
山多,不代表山氣清奇有風水寶地,反而對于很多有識之士來說這里沒有價值。
絕大部分山脈都靈氣不足,瘴氣叢生,陰面之地遍布,除了陰鬼妖物喜歡,連修行之士也難待下去。
不然這等怪石嶙峋的崇山峻嶺,其實很適合依仗山勢布置大陣的仙門所駐。
然而就是這等惡地,卻有一條孕育的龍脈,于這一世方才存夠龍氣,激發潛龍大運。
“趙家先祖兩朝之前就埋在了這里,卻不知當時是請來了何方高人才能尋到此處龍脈。”德勻駕云于九霄,指著下方一條挺拔的山脈感慨道。
聽到這話,德勻身旁一人疑惑道:“真人宗派遷移荊州已有數朝,莫非不知這里有龍脈?”
這人正是陳堯的殿前軍大將吳冉興,德勻初見他時不顯山不露水,只以為是一普通陰神。
但吳冉興無意之中顯出的威勢卻讓德勻明白,這神絕對是和他同級別的存在,也許還不是對手。
現在的吳冉興正是從七品神官,由于根基穩固,他比陳堯手下其他突破紅敕之神的神官都要快。
所以這次陳堯派他來協助德勻行事,斷龍脈的反噬,可不是一個仙鶴觀能壓住的。
哪怕如今人道有衰弱的表現,可人道龍氣依舊具備鎮壓一切牛鬼蛇神的無上威能,不然你看看怎么沒妖鬼敢去鎬京鬧事。
末世王朝那也是王朝,正統龍氣鎮壓下,真人天師也不敢肆意妄為。
當然,如今趙光遠尚且只是龍蟒之形,對自家先祖所在的龍脈起不到什么庇護作用,反而需要龍脈源源不斷的饋贈地氣陰福。
“大率龍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龍身……龍神二字尋山脈,神是精神龍是質?!钡聞虿]有直接回答吳冉興的問題,而是念誦了幾句尋龍箴言。
吳冉興不解,他可不想和德勻繞來繞去。
德勻尷尬地笑了笑,心里暗自匪腹這莽夫,難怪是一顆早隕之星。
但他也不敢真得罪了這位城隍神將,詳細解釋道:“龍行飄忽,即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山脈亦多起伏逶迤,潛藏剝換。
即使我仙鶴觀離此不遠,沒發現這條龍脈也實屬正常,除了中原及四角之地的龍脈尚有跡可循,其余各州龍脈都難尋蹤跡。
我能在趙家發跡之前尋到,也是人道大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