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揚、越蠻夷多未平集,內難未弭,故權卑辭上書,求自改厲。”
“山越好為叛亂,難安易動……”
世人提到江南,都認為江南繁盛,商業發達,往來小橋流水,煙雨人家,怎么看都是處處美好景象。
然而在丹陽郡的很多地方,卻是異常窮困,因為這里多山林,人道發展程度不高,以至于形成山越這種勢力。
山越之稱常與“山賊“、“山民“等共同出現。其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種植谷物,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
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為依托,組成武裝集團,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長長不服從中央王朝的管轄,處于半獨立的狀態。
徐聞賴以起家的丹陽兵,其兵源大都是山越,作戰勇猛而不畏死,在富饒的揚州可謂是獨一份。
山越給徐聞賣命,也是因為只有徐家愿意和他們交好,幫其提供鹽油冬衣,在官府派兵剿滅他們時,通風報信。
而和山越交好的徐家被江南簪纓之家所不容,數代人拼搏下來還是一個鄉下土豪,直到大虞崩滅,徐聞才趁勢而起。
時也命也,要不是襄助山越,可能徐家早已崛起,但要不是襄助山越,徐聞建立吳國也沒有這么容易。
數代人的耕耘,于徐聞這代爆發,一個鄉下土豪逆勢而起成為吳國之王,這也是很多世家郡望所震驚的。
當然,誰也說不好,是不是吳山宗提前數代人布局。
沒有高人點撥,徐家先祖又怎么會去交好所有貴人厭惡的山越,要知道吳山宗可正是在丹陽郡的山林之間。
丹陽郡中部,有一條橫貫延綿的大型山脈,名為黟山。
黟山主峰原高一千一百七十丈,天變之時得外力作用,拔高至三千三百三十三丈,直達云巔。
諸峰積石,逈如削成,煙嵐無際,雷雨在下。
霞城洞室,乳竇瀑泉,無峰不有;巖巒之上,奇蹤異狀,不可摸寫,誠神仙之窟宅也。
據黟山群脈中居住的山越人所言,往往能聞峰上有仙樂之聲。
這天,一行看起來頗為奇怪的人闖進了黟山,他們的目光時刻都在掃視周邊的情況,身體緊繃,隨時準備應對偷襲的模樣。
只有被圍在中間的一人,他姿態放松,神情舒坦,就仿佛回到自己家一樣。
“山越人沒外界傳聞那般可怕,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人,莫非你們這些欽天監精銳,還怕被埋伏?”中間的這人正是徐聞,他居然秘密潛入了還在吳國控制中的丹陽郡。
說來徐聞也覺得不可思議,李隆他的心就這么大,就這么相信他不會再重歸吳國?
“順義侯的丹陽兵我們可是見識過,要真在這黟山中被圍殺,我等可沒把握保您無恙。”帶隊的欽天監一等銀衛狄飛昂低沉地回道,他的聲音仿佛不帶任何情緒,但卻能讓徐聞明白他的意思。
徐聞年少時尚義任俠,勇力不凡,被推崇力量的山越勇士所敬。
起兵后也多有親突敵陣之事,這等人物你說練沒練過武,他的武道修為足有后天巔峰。
可作為楚國明面上的官方超凡機構,欽天監該有多少高境武夫和入道修士,其內部的銀衛就和武院的銀牌內院一樣,起碼也要到先天境。
狄飛昂作為一等銀衛,那就是先天巔峰,徐聞自從立國后早已荒廢了武道,氣血低迷,先天巔峰一個手指頭都能鎮壓他,更不用說隊伍里面還有其它銀衛和銅衛。
徐聞自嘲地笑了笑,沒有理會狄飛昂的威脅,而是自顧自大步上前,淡淡地說道:“黟山群脈既是山越人的核心住所,也是吳山宗所在,你說這么危險的地方,為什么你家大王不派宗師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