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越國官方的正式公文,而是錢敘身邊近臣所透露的消息,如今的越國已經成了一個篩子,什么秘密都藏不住。
錢敘私底下抱怨楚王李隆,為什么不能給他一點面子,你要主動開幾個優越的條件,說不定他就獻土而降了。
別看楚軍和越軍,仍然在宜興以及常州一線對峙,似乎楚軍根本拿越國沒什么辦法。
可是這兩地的楚軍還是只偏師中的偏師,加起來也不超過五萬人,越國強盛是可是敢和吳國五十萬大軍硬剛的,現在為什么一次反攻都沒有?
很簡單,沒底氣反攻了,或者說反攻又有什么意義。
越王錢敘都帶著朝廷,南狩杭州府,越國其他人也不是傻子,都知道楚國下次大舉進攻根本擋不住。
如今吳郡沿海,基本上都是楚國水師的戰船橫行四方,很多越國商船都只向楚國水師交稅了。
越國水師很弱?不,其實越國水師很強,起碼當初也能控扼越國沿江沿海的防線。
只是在錢敘的強令下,越國水師基本上已經不再踏足北部海域,要么龜縮在杭州灣,要么在錢塘江上巡邏,護衛都城安全。
這種忍讓的姿態,很多越國貴族都看出了本質,越王這是留后路,不想和楚軍拼得太狠,得罪太甚。
其實早該投了,吳國被滅時,杭州歸屬就大局已定。
當然,或許當時錢敘還有一絲希望,那就是背后的佛道。
不過神庭無情鎮壓三大佛寺,卻無情摧毀了錢敘最后的依仗,自此不再有任何一個佛修給越國官方提供支持。
這個世界,佛道沒有散修,僅僅只有堪堪容身的佛土,哪能容得佛道里面還有勢力內斗。
越國剩下的佛兵全被召回寺廟,現在常州基本上就是越國甲士在鎮守,對于這些甲士來說,佛兵走了還有些好處。
那就是朝廷辛辛苦苦培育的氣血靈芝,全給他們吃了,沒有佛修幫忙,煉不成丹藥,可直接吃效果也不差。
這不,駐守常州的幾個月,七千越國甲士的人均實力都得到了極大提升,超過一千人達到了武道后天境。
當然,氣血靈芝的無限量供應,也就此為止。
與會稽郡相鄰的南海國,向越國請援,想借越國甲士阻擋妖國的兵鋒。
其國主黃虎的親筆書信,字字泣血,句句含淚,見者無不動容。
然而誰不知道你黃虎只是屠夫出身,大字不識一個,錢敘最多只能相信這封信的名字是他自己寫的。
想借越國最精銳的甲士,去前線抵擋妖軍,簡直癡心妄想。
這個要求,錢敘不可能答應,黃虎也知道,所以他第二封就是請求后勤援助。
要兵不給,要錢糧你總要給了吧,不給他們南海國就放出一個缺口,讓妖軍長驅直入。
固然南海國也會遭受很大損失,但妖軍直接打到會稽郡的結果,也不是越國可以承受的。
現在閔州近半的疆域已經淪陷,南海國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出來。
要器械輜重、錢糧、乃至氣血靈芝,都給,只要不讓越國出兵。
錢敘知道氣血靈芝是給楚國神武軍用的,他也明白自己在資敵,什么南海國提的要求,全是楚國要的。
只是獻土歸降的想法,早已深深地在他心底扎下了根,錢敘做每一件事都會考慮以后。
佛道勢力不再支持越國王室,越國各地人心動搖,要不是他手上還有一支忠心耿耿的越甲軍,可能早就發生了造反起義之類的情況。
畢竟大虞末期的動蕩還歷歷在目,天下亂世還遠未到可以說結束的時候,野心家只是在蟄伏罷了。
各地豪紳侵占王權,越國的體制法網日漸衰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