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軍,參見吾王。”兩萬人齊齊跪下,李隆坦然受之。
張定安等一眾大將、大臣,在遠(yuǎn)處看呆了,可以說是心服口服。
楚王英姿勃發(fā),氣宇軒航,談笑間降服兩萬越甲,又可作一樁逸聞傳頌青史。
走到張定安跟前時,李隆看了看周圍似乎松了一口氣的楚軍將士,哈哈大笑道:“人賜氣血丹一顆,記住是校場所有將士。”
張定安本來還有些惴惴不安,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在楚王麾下南征北戰(zhàn)多年,威望深固,結(jié)果連一支降軍都鎮(zhèn)伏不了。
“末將……諾。”請罪的話沒說出口,變成了領(lǐng)命行事。
他看了看周圍充滿狂熱感激的楚卒,又想起自己之前的所思所慮,不由得苦笑幾聲。
自己還懼怕功高蓋主,在軍中威望過高,惹人主忌憚,真是庸人自擾之啊。
李隆作為開國君主,上有神靈庇佑,下有萬民擁護,又何曾擔(dān)心過臣子們的光芒太盛。
夏日的天說變就變,忽然狂風(fēng)掀起,李隆一身鐵甲戎裝,錢雁親繡的金邊猩紅披風(fēng)肆意飄揚。
他按住腰間寶劍,一步一步走出軍營,姿態(tài)從容不迫。
城頭之上簇?fù)韲^的舊越大官、世家貴族,滿城朱紫,盡皆被楚王君威所懾,后面軍營中歸附的雄壯甲士,發(fā)出操練的震喝之聲。
安定已久,腹地未聞戰(zhàn)亂的江南,何曾見識過這等雄主。
今日之后,吳越人心算是被李隆給收服了。
八月十五,中秋月圓,李隆來不及趕回潭州,便落腳金陵府,和江南臣民共度佳節(jié)。
李隆在錢雁的帶領(lǐng)下,好好體驗了一下江南的中秋風(fēng)俗,愜意自然。
人道文明發(fā)展至此,江南對于中秋節(jié)都過出了花,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游街市稱“走月”。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除了家家戶戶都會吃月餅,一般還有桂花鴨、桂花蜜酒相伴,畢竟此時的桂花滿城香。
中秋夜,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圓月高掛,秦淮河兩岸游人如織,熱鬧非凡。
錢雁蹦蹦跳跳,牽著李隆在人群中四處穿梭,笑聲盈盈,殊不知藏在人群中的護衛(wèi),背上已經(jīng)冒出冷汗。
他們可都是先天境以上的武道高手,一身體魄寒暑不侵,縱使如今是炎夏之季也不該流汗。
可誰讓楚王夫婦太任性,喜歡白龍魚服,與民同樂。
李隆不以為然,為君者不體察民情,怎么治國,況且他也只在氣運鼎盛時,會微服出巡。
金陵府選擇出來走月的人非常多,江南的安寧富庶,可由秦淮一角窺得。
李隆當(dāng)然是自豪滿意的,為君者,不就是想看到治下這般情形嗎?
鑼鼓聲適時響起,將人們走月的氣氛更推上一個高潮,開始走火龍了。
“這是為了驅(qū)除瘟疫蝗蟲。”錢雁拉著李隆湊到圍觀人群的前面,嘴里還不忘解釋道。
李隆回想了一下城隍大祭酒劉土所說,神庭已經(jīng)十分完善,有五瘟使者專管瘟疫。
如今百姓們尚且遵從以前的習(xí)俗,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以后可以增設(shè)祭拜瘟神的儀式,他居然在思考習(xí)俗的改革。
“起龍“、“采水“、“游龍引福“、“放龍歸海“,一條燃燒著火焰的草龍,在秦淮河中游向遠(yuǎn)方。
李隆寵溺地看著興奮的錢雁,知道以后就再難這般陪她出來了,蛟龍不懼淺灘,可真龍一定不能龍戲淺灘。
因為蛟龍尚且可以在淺灘蟄伏,真龍卻已飛龍在天,要是落地,必將突來橫禍。
……
一夜喧囂過,李隆和錢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