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草要除根,否則春風吹又生啊。
如果能有得選,章邯一定要把這句話裱起來,掛在墻上,每天念三遍,可惜,時光不能倒流,在命運的關鍵時刻,他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他沒有乘勝追擊元氣大傷的楚軍,反而轉頭北上,現(xiàn)在趙歇鬧的比較歡,作為大秦帝國的救火隊員,章邯準備去打出頭鳥,讓他感受一下帝國鐵拳的威力。至于楚國,大將項梁已死,精銳盡失,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威脅,先讓他蹦噠一會兒吧,畢竟秋后的螞蚱,能蹦噠幾天呢?可是,如果能想到將來自己的慘敗就是因為這一次錯誤的選擇,章邯估計要狠狠抽自己的大嘴巴子。雖然項梁沒了,但是項家還是有后人的,從項燕到項梁,再到項羽,項家就一個特點,出猛將,而且是那種不太講戰(zhàn)略,但很講戰(zhàn)術的那種風格,就好比在打榮耀,不搞什么偷襲和包圍,一路平a過去,不講三七二十一,就是硬干、就是硬剛。
章邯心情不錯,很快率軍北上,和趙王一伙兒打pk,項羽為他叔叔項梁料理后事,大家短時間相安無事,各忙各的,也算是短暫的和平吧。
項梁的遺體沒有被運回盱眙,而是被就地安葬在定陶,畢竟還是戰(zhàn)爭期間,鬼知道秦軍什么時候才會反撲回來,因此,就地安葬更安全一些。根據(jù)考古發(fā)掘顯示,項梁墓位于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qū)馬陵山北麓即今唐店鎮(zhèn)龍河村之南墩,墓基占地約2500平方米.1972年發(fā)掘,為大磚條石墓穴,墓中出土有寶劍、護心鏡、陶器、玉器等,歷史上此墓多次被盜。歷史上沒少折騰的項梁,死后也沒少被盜墓賊折騰,歷史就是一個輪回啊……
盱眙全城縞素,楚懷王用最高禮節(jié)遙祭武信君項梁,并將其冊封為梁王,感謝他為反秦大業(yè)作出的努力,對項羽好生勸慰,勉勵他接過項梁的旗號,繼續(xù)努力做好造反事業(yè)。
項羽有些恍惚,他并不能接受這個事實,那個對他嚴厲又慈愛的叔叔,那個教他劍術、兵法的男人,突然就陰陽兩隔了?還記得當年自己看到秦始皇巡游感嘆“彼可以取而代之”的猖狂,是叔叔保護他;還記得當年自己吹噓“學萬人敵”的狂妄,還是叔叔教導他;還記得當年舉事時,殿上殺殷通與叔叔并肩作戰(zhàn)的豪氣。只可惜,這些都變成了回憶,只留下感慨和遺憾了……
此時,秦軍北上圍攻趙國的消息已經(jīng)傳到了盱眙,楚國上下頓時覺得稍微松了一口氣,但是,盱眙也不安全,一來是城池太小,容納不了太多的人員,二來是盱眙并不穩(wěn)固,秦軍很容易攻擊。
面對這種局面,項羽替楚懷王做了個決定——那就是搬家,從盱眙遷都到彭城,也就是現(xiàn)在的徐州,徐州地理條件優(yōu)越,物產(chǎn)豐富,而且城防條件更為堅固,并且可以扼守楚國要地,可以說是非常合適了。
你說楚懷王愿意搬家么?一個被捧上場的王,手下大佬請你搬家還能不搬?要么物理上身體搬家,要么生理上腦袋搬家,這種選擇還有得選么?
于是,在料理完項梁后事以后,復辟的楚國遷都徐州,只是項羽沒想到,這個決定居然還惹出來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