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干柴遇到火苗,注定引發熊熊燃燒的烈火。
按照韓信的整體規劃,在明修棧道的假動作下,章邯已經開始采取相應措施,此刻的章邯已經被調動起來了。
發現章邯的動作后,劉邦開始采取第二步動作,在明修棧道的基礎上,又做了一個假動作——出兵隴西。
在秦漢時期,現在的漢江與西漢水是同一條河道,發源于今甘肅天水西南,流經隴南地區的禮縣、成縣進入陜西略陽縣,再流經漢中地區,與今天的漢江一體連通。當時,漢江上游的略陽縣一帶,有巨大的山間水道型湖泊,被稱為天池大澤。由于天池大澤儲水抬高水道的原因,漢江上游的各個河道,大多通航,水路交通便利。從漢中出發,逆流而上,舟行可以抵達隴西。由天池大澤北上,可以沿故道靠近陳倉。
韓信進入漢中的時候,就發現漢江的戰略意義,如此便捷的交通條件之下,韓信暗出陳倉的戰略,在糧草和兵員的輸送上就不會有重大的障礙。
因此,在韓信兵出陳倉之前首先攻擊隴西,可以封鎖漢江航道,防止駐扎在隴西的章邯軍隊順流而下,在漢軍出兵陳倉后襲擊漢中,從背后攻擊劉邦軍。
漢元年八月(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決定采納韓信的建議,正式啟動入關中計劃。
按照韓信的要求,劉邦秘密召回假裝修棧道的樊噲、曹參,參加軍事部署會議。
在會上,韓信確實有大將軍的風采,第一次發布軍事命令,說道:“樊將軍、曹將軍聽令!”
樊噲和曹參不敢怠慢,齊聲回答“末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