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打帶消是政治斗爭的常用技術。
劉邦聽到張耳的話后,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快,略帶驚訝地說道:“我此次來,一是為了借兵抵御項羽,二是為了親自宣布封你為趙王的命令,韓大將軍說你功勛卓著,理應封王,我覺得說得太對了,既然已經是趙王,那么就理應就封,趙國的故地就交給你了!”
張耳有些無語,真的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自己當年的小弟,現在已經成為了深不可測的政治高手,這一頓連消帶打,真的是滴水不漏,既奪去了自己的兵馬,又給自己安排了鎮守的工作任務,還用封王的名頭把自己推到了臺前,這下反倒是自己有些騎虎難下了。
但是,張耳畢竟是老資格,在爭取利益方面還是很直接的,對著劉邦說道:“多謝大王封賞,但是現在我手下沒有兵馬,要如何在趙國立足啊?”
劉邦心里覺得好笑,這個老油條還真敢問,當初讓他來當韓信的監軍,怎么一來二去反倒是和韓信穿一條褲子了,看來還是沒忘記稱王的夢想啊,守著趙國這么大一塊地盤,鬼才知道將來能拉出來多大的一支軍隊,但是想在還得說些場面話應付一下,于是對著張耳寬慰道:“哎喲喂,我的趙王,我的好大哥哎!你現在是一國之君了,慢慢征兵,繼續練兵不就行啦,何必如此糾結,算啦算啦,看著這么多年老交情的份兒上,你的親兵都留給你總行了吧?”
張耳這下沒法兒說什么了,劉邦玩了招以退為進,主動退讓,拿蠅頭小利填張耳的嘴,張耳也只能無奈地接受,畢竟形勢比人強,要是不抓住這點兒小利,只怕連這點兒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