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算盤打得太多,就容易被人看穿。
盧卿的小九九其實根本瞞不過韓信。
由于韓信一路收降了不少齊國投降的將士,這些人也給他帶來了大量齊地的情報,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韓信從中了解到盧卿的真實實力。
雖然盧卿號稱有十多萬軍隊,但濟水以北的城池幾乎都不聽盧卿號令,現(xiàn)在整個齊國被打了個稀巴爛,正牌齊王田廣也掛掉了,現(xiàn)在冒出來這么多要帶頭的,聽誰的都不合適,那就索性誰的都聽,也就約等于誰的都不聽,大家都以自保為主。
而盧卿本身能力也有限,他實際能夠調(diào)動的軍隊,只有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盧城(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等地約四萬人馬,就是這四萬人也并非人人死心塌地效忠盧卿,身逢亂世,大多都只是想混口飯吃而已。
這齊國就是老牌貴族太多,彼此之間的利益糾葛太深,拿盧卿和盧罷師來說,這兩位都姓盧,都是同一個祖宗,但是偏偏就不聯(lián)手對外,反而各忙各的,相互往死里卷。
至于盧卿跟田橫,那就沒什么說的了,屬于歷史積怨加上現(xiàn)實矛盾,相互之間瞧不順眼也是正常現(xiàn)象。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盧卿這莫名其妙的表態(tài),就很耐人尋味了。
盧卿的盤算其實很簡單,韓信現(xiàn)在占據(jù)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處于魯山以北,要是想去對付盤踞在博陽(今山東省泰安市)的田橫,勢必要從東邊繞過魯山,而他盧卿盤踞在歷城,離博陽更近,等到韓信和田橫開始交戰(zhàn),他只需要從西邊繞過泰山,稍微牽制一下田橫就行,這樣就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到時候整個濟北郡都是自己的地盤,進可以作為擴張的基地,退可以作為索要封賞的籌碼,真的是橫豎都不會吃虧,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