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的安排往往帶來意外的效果。
突然躥出來直撲齊軍陣地的軍隊,不是別人,正是韓信出得小花招,他怕灌嬰在長勺(今山東省萊蕪市東北)吃虧,再加上現在手里兵多將廣,哪怕是灌嬰率領將近五萬人、曹參率領三萬人出征,現在手里還是有四五萬人,既然這么寬裕,就沒必要藏著掖著,給頭鐵的田橫整點兒花活兒!
韓信安排完灌嬰出征后,又把突擊隊員丁復找了過來,讓他率領本部的三千精銳騎兵,去往灌嬰的前線攪局。
丁復作為那個時代最優秀的騎兵將領,跟著韓信一路到現在,立下戰功無數,不僅僅是韓信重點培養的專業人才,也是灌嬰重點拉攏的對象,因此韓信沒有安排丁復和灌嬰一同出征,反而派他去做突襲任務,其背后有超越戰術需要的政治考量。
按照韓信的部署,丁復率領騎兵從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出發,繞過魯山,沿著沂山、蒙山之間的夾道,采用晝伏夜出的辦法,快速繞行到蒙陰(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隨后繼續北山,來到田橫大軍身后埋伏起來,等待著作戰的時機。
由于灌嬰陷入和田橫的對峙,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丁復決定先行動手,打破對峙的僵局。
于是,就出現了齊軍獵犬狂吠,漢軍騎兵毫不畏死突入敵陣的名場面,瞬間造成齊軍陣型大亂,也為灌嬰發動正面進攻創造了條件。
在灌嬰和丁復的里應外合之下,齊軍很快就陷入了混亂,田橫也察覺到了情勢不妙,感覺沒法兒繼續打下去了,索性決定脫離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