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難逃宿命的糾纏。
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曾,在感慨丈夫趙明誠不爭氣的表現時,曾寫過一首詞,借以抒發郁悶的心情,同時表達對西楚霸王項羽的緬懷之情,那就是傳頌至今的《烏江》: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項羽從東城(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東南五十里附近)突圍后,就直奔烏江而來。
而說起烏江,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出產烏江榨菜的那個烏江,但實際上,此烏江非彼烏江,產榨菜的烏江是在貴州省,是長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
而項羽所到的烏江,則是位于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附近的烏江鎮附近的一條小河——烏江河,在烏江河入長江之處被稱為烏江浦,是東渡長江的渡口,《水經注》中記載:“江水又北得黃律口,即烏江渡也。又鎖石港,在舊烏江縣東北五十里,入大江”;秦朝時期在此設置驛亭,名烏江亭,設烏江亭長(和劉邦一樣職務)。
烏江亭長看到項羽后,立即找來船只,并且對項羽說道:“大王,江東雖然地方不大,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夠稱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漢軍到了,您就過不去了啊!快走吧!”
看著誠懇的烏江亭長,項羽內心感慨萬千,自己如果渡江返回江東,又能怎樣?繼續被劉邦追殺,讓更多江東父老為自己陪葬?想到所愛之人已經離去,所信之人紛紛背叛,這樣的生活繼續下去對他而言毫無意義,況且為自己付出巨大代價的江東父老們,還信得過自己的嗎?算了吧,都累了,就到這里吧?就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