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好辦,到時候讓他們養點雞鴨,種點青菜不就好了。”李興文輕松道。
葉清雪一臉的詫異,“城市里不都是高樓大廈,哪有地方給你做這些事情?”
“到時候建個大一點的別墅,不就好了?”李興文隨意到。
葉清雪聽到這個回答,整個人頓時就呆住了。
在葉清雪的觀念中,能夠在城市買一套房子,就已經很厲害了。
至于別墅的,她是真的沒有想過。
“興文,你是說真的嗎?”葉清雪一臉的不敢相信。
一棟別墅,還能養雞種菜,這得有多大的地方?
李興文點了點頭,“有這個打算,等過完年去從山看一下。”
“這得花多少錢啊?”葉清雪好奇的問道。
李興文笑著搖了搖頭,“花錢都不用在乎,只要住的舒服就可以了。”
葉清雪聽了覺得有道理,真的有這樣的地方,爸媽他們肯定愿意住。
一時之間,葉清雪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李興文剛回到家,陳鴻祺后腳就過來了。
“叔叔阿姨,興文,我來拜年了。”陳鴻祺大聲喊道。
李興文趕緊走了出來,“陳大哥你來了,趕快進來坐。”
兩個人進屋坐下聊了沒一會,外面就傳來了拜年的聲音。
陳鴻祺后面來的,是祖樂天和孟鶴軒。
隨后,飛龍牌的管理層,也都陸陸續續到場了。
看到這么多人,陳鴻祺他們坐了一會后,就直接離開了。
李興文要招待的人太多了,他們可以找另外的時間跟李興文聚一下。
今天到這里拜了個年,就已經足夠了。
李興文這一忙就忙到下午六點多,期間根本就沒有停過。
送走最后一個人,李興文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大過年的,實在是太忙了。
李興文家的這一幕,李家村的人都看在眼里。
以往過年,初二這一天每家人都有不少客人上門。
今天李興文家上門的客人,加起來可能比一個村子的客人都要多。
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李興文現在到底有多厲害了。
接下來的幾天,上門拜年的人是絡繹不絕。
過去的大半年時間,李興文在從山認識了不少人。
趁著過年這個時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露臉機會。
初四這天,李興武看家里菜不多了,便準備去鎮上買點菜。
李興文拿出車鑰匙,“哥,幫我帶點報紙回來。”
“好。”
十點多,李興文便拿著報紙看了起來。
看到魔都的《解放日報》,李興文眼睛微微一亮。
署名為皇甫平的人,一共發表了三篇關于經濟改革的評論。
評論中提出要繼續堅持解放思想,敢冒風險,大膽改革,不要再拘泥于姓“社”或者姓“資”的問題。
看到這個報道,李興文微微點頭,歷史的車輪還在按照之前的軌跡進行。
皇甫平這個人,對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完全不認識。
李興文卻知道,這是哪位發出的信息。
對于整個華夏的經濟改革而言,哪位可以說是發起人。
現在有他站出來,經濟改革的問題也就不用太擔心了。
只要下面的人愿意干,敢去干,不用再擔心什么了。
有這位背書,不會有人借題發揮的。
這篇評論一出,國內的經濟改革就沒有之前那么困難了。
秦國才之前擔心的問題,隨著這個報道的出現,也就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