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能考上狀元,有個很重要因素是有個好老師,在文學上給其幫助極大。
但在書法上,卻只是成為方石的一個非常高級的參照模板。
模仿總比創新容易,當模仿就夠用的時候,方石懶的去創新。
方石對模仿這操作很熟悉,知道只要找對模板,埋頭復刻就行,連改都不需要改。
至于用在畫符上行不行,試試就知道了。
放下符筆,正身坐地上,方石閉目默想。
從落筆到結束,整個成功畫符的過程中,任何的細節。
線條的粗細,每一分線條是用多少法力。揮筆的速度、動作的幅度,身體的配合等等,各方各面,皆是回想一遍。
而后就是不斷的重復這個過程,從而達到刻在腦中一樣。
1個時辰,
2個時辰,
3個時辰
……
方石枯坐了5個時辰,最后一次確實自已已經記下了所有,并可以完美的在腦中還完,達到如深刻腦中的程度。
這種不斷的回想,極度消耗精神。
大腦用刺疼而提出抗議,他此時神情恍惚,面容枯槁,似乎來了個一夜七次,身心俱疲。
這種狀態,連高興都沒力氣,更別說畫符了。
手臂支地想起身到臥室去,可他只覺得手一軟,身體不可控制的向一邊傾倒。
側倒在地,他勉強順下腿,下一秒眼皮一合,睡了過去。
……
“呯……”
符紙爆燃的聲音在丁大全的小院中響起。
丁大全手緊握,悶聲低吼:“我不信,我不信,畫不成。我丁大全畫符20年,中階符都能畫成。我不信,畫不成回春符。”
畫符不是不甘心就能成功的,小院內不不停的響起爆燃聲,以及不甘的吼吼。
一天之后,丁大全放棄畫回春符,重新畫起熟手的火球符。
火球符有三成的成功率,讓他干枯的儲物袋豐滿了一點點,能堅持著在坊市生存。
……
方石睡了一天,在晚飯時間醒了過來,烤只野兔子墊墊肚子,他再次來到畫符室。
放好符紙,拿起符筆輕沾朱砂,他靜下心神,筆尖與符紙相接,順勢而下。
繁雜如亂麻的符文、嚴苛的法力配合,來自于莫名存在的阻力,這些阻礙方石成功的障礙,在他的眼中,不再是障礙。
按步就搬,按腦中的方法去畫就是。
速度不快,但起起落落的自帶某種規律。
自然而然的,提筆之后,靈符發光……
第一次復刻,成功。
方石將靈符放到一邊,繼續開始。
成功,失敗,成功,成功,失敗……
畫符10次,成功6次,成功率六成。
只有六成,不是十成,方石猜測,其中很大原因是天賦低的原因。
法力見底,方石用子丹田將丹田補滿,繼續畫符。
此10張畫完,五成的成功率。
方石皺眉,為何少成功一張?我已經做的很完美了啊?難道,除了不可抗的天賦之外,還有因素影響?
法力見底,補滿,再畫。
似乎是天意,方石再畫10張,成功5張。還是,沒發現少成功一張的原因。
精神不濟,方石放下疑惑,回臥室點燃云夢香。
先睡一覺補補精神。
一個時辰之后,方石再次站要木桌前,子丹田將法力往丹田補充。
法力快到巔峰之時,方石突然停下補充。
是不是,畫符時丹田內法力變少,這個變數影響到了成功率?
如果丹田內的法力恒定,是不是……
試試就知道了。
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