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江鎮內某處河畔。
兩米多高的河伯石像矗立岸邊,蟾蜍般的怪異外形被雕刻成福態中年男人的模樣,頭戴冠冕,一身精致衣袍,昂首挺立。
人群匯集于雕像前,各自手里捧著一盞蓮花燈。
中元節放河燈是涇江鎮一直以來的習俗。
所謂人為陽,鬼為陰, 陸為陽,水為陰,水下在民眾眼中就好比幽冥地府,難以超脫的冤魂或是徘徊不定的野鬼只需一盞燈便能前往輪回。
放燈者也就能借此積下陰德。
因此即便天色依舊昏沉,雨勢更是隱約有擴大的趨勢,鎮民們依舊熱情不減, 排隊輪番走下石階。
放完河燈的人們也不急著離去,而是在岸邊或是橋上撐著傘觀看河中的蓮花燈,祈禱自家的能在雨水中多亮一會兒, 那便是其正在指引鬼魂的明證。
閻荊站在人群的邊沿,注視著各處的情況,目光尤其在那座河伯雕像上停了會兒,正琢磨著呢,身旁忽地傳來一個怯生生的聲音,
“大哥哥,你也來這兒送河燈嗎?”
轉頭垂眼望下去,正是前天晚上在酒樓里見過的小女孩,此時她的手里也捧著一盞河燈。
她的父母就在旁邊,并且也注意到了閻荊的存在。
婦人有些驚訝,沒有湊過來,只是隔著幾米招呼自家孩子,隨后有些膽怯的偷摸打量閻荊, 至于那男人則是有些惶恐的彎腰陪笑。
閻荊不喜歡這兩人,只是揉了揉小女孩的額頭,這小姑娘總讓他想到自家妹子,她小時候也總是這副無憂無慮的歡脫模樣。
很快就要輪到他們去放河燈,小女孩也跟了過去。
閻荊站在原地,目光落在小女孩身上,他正想著是否模仿先前河伯的行為,給這小姑娘來一場賜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效果,也能讓她以后的生活舒服些。
可就在閻荊遲疑的時候,女孩身側的朦朧雨幕中卻是陡然出現了數道模糊的灰色身影。
閻荊眨了眨眼,這些身影卻又突然消失,不由得蹙緊眉頭,轉而半瞇起雙眼。
靈視!
視野轉換的瞬間,朔風劍當即浮現于掌心。
河畔人群中不知何時竟是已經聚集了大量的模糊游魂!
毫無疑問,它們就是昨晚從鬼門關里放出來的家伙,而此時這些魂靈正聚集在人群中,每一盞蓮花燈旁都湊著三五個,不斷的吸食著蠟燭燃燒時升騰起的煙氣。
對于鬼魂的存在,閻荊倒是不驚訝,先前在鴉山村里見的太多,厲鬼都斬了, 自然不在乎這些游魂, 真正讓他感到詫異的是這些鬼魂中有相當一部分出現了殘缺。
它們的存在雖然模糊,但身形輪廓總歸還是有的。
偏偏有好些游魂都缺胳膊少腿, 像是被什么東西啃咬過一般。
閻荊腦海中立刻便浮現出了佛雕師的言語,注視著這些游魂,目光逐漸轉向它們腳下淌滿雨水的街面。
人們的注意力全在河面與周圍各處,熱鬧的談論聲,歡笑聲片刻不停,全然沒注意到腳下有黢黑粘稠的物體流竄不定。
它們借著磚石的顏色隱匿,每經過一處,便有觸手悄然升起,也不襲擊活人,而是直奔游魂而去。
觸手纏裹并絞斷游魂們的形體,而它們只能毫無意義的掙扎,無聲的哀嚎,向著距離最近的人伸出手,似是想要尋求幫助。
然而陰陽相隔,它們注定無法引起普通人的注意,唯獨一旁的閻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