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
一開始,艦隊國際準備將“木星礦場”建在木衛一上,畢竟它足夠大,軌道也足夠穩定,
可是經過工程師們實地勘探后卻發現,木衛一的地震等級比預想中要大許多。
它朝向木星的那一面,因為木星巨大的潮汐力有劇烈的地殼運動,使整個木衛一每時每刻都在地震。
在如此高強度的地震中,人類不可能在木衛一上建造任何大型建筑。
于是,大家把目光放到了木衛五上。
它離木星更近,雖然主要是冰質結構,不過體積不小,足夠承擔“木星礦場”的重量。
在木衛五的內側軌道,也還有兩個衛星以及一些小行星在快速圍繞著木星旋轉。
但是它們的處境都太危險了,隨時都可能會墜入木星。
所以采集氫元素和氦3的礦場,最終確定建在木衛五。
除了礦場建在這里,“太陽系巨氣行星研究中心”的總部也設置在這里。
沒有比這里更合適的,研究木星的地方了!
徐海清是“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常年從事巨氣行星的研究,漸漸對腳下的這顆巨大的行星著了魔。
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呆呆地看著這顆多彩斑斕的星球發呆。
木星之所以會這么奇異多彩,主要是因為它表面的云是由氫硫化銨、磷化氫等物質組成,在云層下面才是巨量的氫和氦。
時速上千公里的大風,把木星的云霧攪成帶狀,或者和地球那么大的風暴,尤其是大紅斑,已經攪動了數百年。
每次想到這里,徐海清都會感嘆:有幾百年壽命的風暴啊!
在地球上,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在這里卻很常見。
“徐教授!又出現了!”
屬下的報告聲,讓徐海清回過神來:“還是同樣的事故么?”
“是的!”
“定位了么?”
“定位了!”
徐海清面色凝重地拿過便攜式電腦:“把位置給我發過來!”
最近經常出現采礦管道變形的小事故,這些管道都是由納米材料制成,在木星劇烈的風暴,和高壓環境下都不會變形。
可是最近幾天,每隔一段時間,管道的底部都會傳來變形警報。
雖然管道沒有扭曲或者損壞,或印象正常使用,但是管道明顯地受到了比風暴和壓力更大的力地撼動!
礦場那邊的工作人員沒怎么在意,但是卻立即引起了徐海清的注意!
很快有數據發送到了徐海清的便攜式電腦上:“還是這個位置!”
他已經追蹤了六次事故的發生地,大概在木星上的同一個區域。
徐海清再次看向腳下的巨無霸,在風暴肆虐的木星大氣中,好像多出了一股巨大的吸引力!
不行,得下去看看!
徐海清立即打定了主意,便帶上自己的學生小劉和比特,乘坐太空電梯去往木星表層。
為了更方便的研究木星,艦隊國際和pdc出資打造了一條長達五萬公里的太空電梯。
只不過這部太空電梯以一條粗壯的采礦管道為導軌,電梯的體積和軌道也不大,又加上如今納米材料的應用普及化,價格比起地球最初建造太空電梯時降低了何止百倍!
所以這部“人類世界最高的太空電梯”,還有沒有用掉當年地球太空電梯三分之一的資金。
徐海清三人用了八個多小時,終于貼近了木星大氣。
這期間三個人早電梯的睡椅商行小小地睡了一覺,為接下來的數據采集做準備。
從太空電梯的懸窗,可以看到木星大氣里的情景。
木星的云起被高速的風吹過,看上去就像是天災一樣的惡劣天氣,電梯也隨之微微震動起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