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青花船回岸了?!?
“此時可去拜訪劉兄和那位孟學之士!”
“稍安勿躁?!?
“雖說船已回岸,心情未必到岸,我們打攪過一次,這次不能再魯莽。”
……
明月清風,碼頭北岸。
春蘭舫上,揚州三才子一見青花大船回來,棄了酒席和美人,踱步到船頭探望。
彼時,那船頭出現一位白衣書童,高聲對他們傳話:“我主請三位公子登船一敘?!?
趙李孫聞聽喜悅,李善欽向上拱手應喏一聲,隨即走下春蘭舫登岸。
青花舫上,歡快過后,眾樂女舞姬遣入畫卷,酒宴也撤去換成茶宴,設在船房內。
里面除了劉彥、山君、荀高二女,只留下奉茶撫琴的弦月、萱兒、阿香、琴玉。
此時廣平狐仙已神醉,軟依著舫主述說姐妹之情。
荀舫主不喜她醉酒粘人,卻奈何不了,望劉賢弟問:“世才準備何時還鄉?不如我開船送你回臨安?!?
劉彥喝茶道:“小弟在徐州已有一個多月,當初與同鄉分別時,托他們向家母報信‘病好即回’。”
“我打算這兩日就還鄉,以免家母擔憂成疾。”
“徐州南下的客船眾多,無需大姐開船相送?!?
“兄姐助我入學,后面的路需我自己走,不歷風雨如何成長?”
高二婉然一笑,身兒飄至妹夫旁:“世才不知姐姐心思,她是不舍得你走。”
“等你還鄉,我便回家,回去先把今日入學之喜告訴爹爹大姐,然后我再去蜀中見三妹?!?
“不如你那篇入學文章,先存放我在里。我拿給三妹看看,別讓她家把你看低了。”
劉彥答應她的要求,說:“我想請二姐替我傳一句話給三小姐,小生不以媒妁之言定終身,也請她莫把婚約記掛在心?!?
高二聽出他有拒婚之意,一掃醉態問:“世才可是對我家強行結親有恨?”
王寅插話道:“二姐有所不知,賢弟他求的是兩情相悅。如你家這般強拉硬拽結親,當日沒有翻臉已然照顧高老顏面?!?
“你只管把話帶給三娘就是?!?
“說的也是,古來媒妁之言毀了多少鴛鴦。”
高二不再多問劉妹夫,怕傷及他們之間情義。
這時,阿九領著揚州才子進船艙回稟:“三位公子來了?!?
眾目齊看正門,李善欽率領孫趙二公子先行見禮。
劉彥起身還禮,邀入對面茶席,聊道:“不想能在徐州遇到詩會友人,小生多有怠慢,望請三位見諒。”
李善欽正視說:“我等不知世才兄今日入學,之前河上攪擾君興,實在有失禮數。”
荀舫主安排婢女奉茶款待。
高二轉睛道:“三位公子霜降出游,可是去給尊師荀夫子祝壽?今年該是他六十大壽吧?”
“正是?!崩钌茪J答道:“十月初一乃恩師正壽,說來老師與夫人還是故交。”
二姐搖扇笑說:“那不過是少年之交,如今他已成夫子,豈會記得我這只野狐?你們有話快說,今夜花舫不留外客?!?
三人略有尷尬。
李善欽運玄光入目,打量劉彥:“不知世才兄今夜入學,收獲多少字文光?我等沒有窺學之心,只想增長一些見識。”
劉彥抬手請他們用茶,說:“我天資不夠,半月修學只得六百粒文光。我聽說荀夫子門下第一賈兄,入學時寫下千字文?!?
聽到‘六百字’時,揚州三才子各有神采。
李善欽贊道:“世才兄好收獲,入學便得六百字文光,可以入上三等真學。令師若是知道,定然很欣慰?!?
孫公子接說:“我同門師兄賈文軒,雖說寫下千字文,但并非字字珠璣。有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