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狐婿第321章 入墓開府
“嗚呼,我言有窮,而情不可終!”
“嗚呼哀哉!”
“母親尚饗!”
……
午時,東山谷外,白紙紛飛,眾人嗚咽。
劉氏棺槨擺在谷口當中,棺前圍一火圈,家人們把所帶香火祭物投入火中焚燒,大火一丈多高,香煙升騰被風卷起入谷。
劉彥一手舉著喪棒,一手抓著白綾祭文,高聲為母誦祭。
身后送葬之人過百,除了劉府家人,花舫眾女,送葬樂人,另有官家、巷鄰、尼僧、及一些城中百姓。
誦祭到文末,劉彥一聲“母親尚饗”。
眾人異口同聲合道:“嗚呼哀哉,尚饗!”
唱罷,劉彥將祭文投入火圈,撩衣下跪,面朝棺槨三叩首,額頭、兩手、雙膝滿是濕泥。
彼時下起小雨,雨露滴嗒落入火圈,大片紙錢香火氣彌散開。
清風吹拂,煙氣與雨氣雜糅,霧蒙蒙的隨風涌入山谷,依稀看到眾多鬼影谷中夾道,谷口似有官吏、公差立身。
送葬百姓們瞧見,張目相覷,猜想‘這是谷中鬼來迎接劉老夫人’。
白雀庵尼僧在主持帶領下,口念‘阿彌陀佛’。
慧靜走到孝子身旁,低聲道:“貧尼送老夫人一程。”
劉彥提袖點頭,對平兒說聲:“起棺。”
平兒隨之高呼:“起棺——”
青花舫眾女變化的送殯隊,抬起老夫人棺槨進入山谷。
荀娘子、高二姐、封三娘、戚少卿、阿九、玉娘、慧靜跟在隊伍后面。
劉彥則站在火圈前目送,拱手朝谷內眾鄉親揖禮,朝谷口縣城皇、判官、主簿行禮。
城皇蒙朗還施禮一禮,領官吏公差入城。
地上火圈上方刮起旋風,卷起紙灰香火氣飛上虛空,灌入山谷口,形成一片煙霧遮蔽視野。
幾十百姓、巷鄰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今日所見之靈異,將成為他們日后談資,融入劉郎奇聞典故中。
劉彥擦去額頭污泥,沐雨轉顧送葬眾人,拱手向他們答禮,說兩句感激之言。
后讓福伯領丫鬟加賞樂人,亦給百姓、巷鄰、尼姑送上禮謝。
一番喧鬧答謝,眾人結伴回城,陸侯、沉煉、華明淵撐傘陪著劉彥谷外敘話。
劉彥與他們斟酒相敬。
一口甘甜入腹,他喉頭呼出喪氣,悲切之情散去。
方才誦讀祭文時,他文章入神,聲情哀鴻,心如刀割一般。皆因飽飲喪母之痛。
現在一口喪氣呼出,悲切心痛盡消,身心歸得平常。
劉彥今日為母誦祭,原只是遵循儒教孝禮。
但當他沉入其中后,對于孝義有了更深明悟。
他所領悟的孝義并非禮教規矩,而是兒女對父母的情感。
這股情感可影響心神,驅動腦思,催生力量,使人自然而然去做‘使父母順心高興之事’,這即是孝。
父母之愛和兒女之孝是對等的,彼此敬愛就是義。
孝義在心,仁義則保全。有仁德之人,也必是孝義之人。
此刻酒漿入腹,劉彥君心仁義添了些許光亮,能看到心中孝義未失。
這讓他重新獲得愉悅,身學似星辰閃爍。
他與陸侯等人谷外把酒談祭文,谷內眾女抬棺走入北谷墓洞。
下至洞底墓室,見青白二蛇守石門迎接。
荀娘子吩咐抬棺眾女將老夫人棺槨套入石棺。
眾女領喏飄身而起,慢慢走向石棺上方,緩緩的落下老夫人棺槨。
隨著石棺蓋吻合,二蛇各回盤龍床,小山、芊娘蛇魂脫殼而出,鉆入棺槨禮見老夫人。
高二看一眼,轉對玉娘母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