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兄,死人若是尸變,可會害人?」
「這就要看是哪種尸變。」
「尸變多種多樣,大體有僵尸、活尸、妖尸此三類。」
……
云加寺內,大殿前院。
劉彥一行六人進到古剎,在香堂施舍過香火錢,大雄殿拜過釋迦佛像,結伴而出,游賞廟宇。
與周氏告別后,郭松、陶青腦中卻還想著「宋娘子尸變、騙人、逃走」之事。
他們對此「怪力亂神」都頗為好奇,有探究靈異之心,便向身邊的奇士「劉彥昌」提問。
劉彥隨口笑談,說起「三類尸變」。
眾人興致勃勃,孫子岷請教問:「此三類有何區別?」
劉彥一手持扇,分視左右而笑,請他們邊走邊說。
「頭七之內尸變者,便是「活尸」。」
「此類,行動如常,存有靈智,記得生前之事。」
「害不害人,只看他生前性善、性惡。」
「頭七之后、二七之內尸變者,是為「妖尸」。」
「妖尸者,乃七魄成靈,有一靈主持尸身,憑著靈性,它能自行修煉,食陽氣而煉玄陰,背后生白毛,……」
「此物已非人,心性近妖,定會害人!」
「諸兄今后若看到誰家死人發白毛,絕不可在其家久留、過夜,不然必遭殺身之禍。」
「三尸之中,就屬「尸妖」最能害人,最為可怖。」
聞其言,眾人各都謹記在心。
郭松又問:「那「僵尸」……又是如何變成?」
劉彥眼看前路,見北邊有個園林,邁步而行說:「三七之后,入棺尸變者,乃「僵尸」。」
「僵尸與前兩者皆不同,乃尸身空殼精變。」
「其尸變之因,與所葬之地的風水有關。」
「凡葬于藏陰聚氣之地,最易變成僵尸。」
「僵尸者,尸體僵硬,受地陰之氣充盈體竅,故而尸體僵而不腐,加之「太陰煉形」,能使其身千百年不化。」
「只要不破壞地穴風水,不起棺開棺,那「僵尸」便不會傷人。」
「它本無靈智,只是一具軀殼,所以與活人秋毫無犯。」
「世間凡是傷人害人的僵尸,多受妖法驅使,或是邪物入身,外來鬼神占據軀殼,操控僵尸害人。」
「比起前兩者,僵尸最不可怕。」
眾人笑逐顏開,紛紛抱拳說「受教了」。
陶青道:「劉兄見識廣博,知世上玄理,今聞君言,受益匪淺。」
劉彥笑了笑,轉折扇正要說話……
忽聞前面園內,傳出燕語鶯聲,有嬌滴滴的女兒聲,似乎在飲酒作樂。
孫、郭、陶等人都聽見,收了話音,尋聲而望。
繞過遮眼的假山,只見東邊一間僧舍內設有酒席,席上三五人,皆著錦衣,非富即貴。
這不稀奇。
稀奇的是,有幾個素衣尼姑陪坐歡飲。
她們無不青春貌美,光頭剃度,有的貼靠香客,有的坐入懷中。
身上的僧衣甚是輕薄,衣襟大多敞開,堪比青樓里的紅倌人。
六人見此場景,或多或少有些震撼,不想這佛門清凈地,竟有此勾欄場面!
他們隔窗觀看時,僧舍中的香客與尼姑收聲相視,有兩個眼眸不快。
其中一美艷尼姑站起身,笑盈盈把窗門關上。
而后,僧舍內歡聲笑語再度響起。
大孫小孫、郭陶二人面面相覷,內心詫然。
劉彥折扇引路,示意他們莫在此處停留,以免引人不快,發生是非。
出這個園子,郭松顧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