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吧!”賈蓉與幾人打了招呼,也在一個石堆前蹲下。對著院里身材最高挑的人問:“蕓哥兒,這些石料都認得了吧。”
賈蕓跟賈薔差不多大,十五來歲,面容清秀像電視里的窮書生。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賈蕓在京中八房里,絕對算得上窮人了。賈蕓父親又早喪,母親身子不好,人又老實,導致賈蕓連族學都沒去幾年早早出來討活。
旁邊賈薔雖父母早亡,卻得賈珍寵愛,從沒正經缺過錢。
所以,賈蕓得知蓉哥兒許了他事,就打定主意要認真的干。
一來給賈蓉留下好印象,下次有活時還找他;二來他自己也想與身為東府長孫的賈蓉親近些,若能因此攀入賈府中心,也是一遭際遇。
因而在此,賈蕓格外上心。
不論是賈蓉說的,還是旁邊低賤工匠說的東西,他都細心記下。
賈蕓回道:“蓉哥兒放心,都記下了?!?
石灰青石、黏土、飛灰、煤渣、鐵渣等是制作簡易水泥的常見材料,把幾種東西配比煅燒能得到不同類型水泥。
賈蓉點頭,道:“你有什么不懂的就問宗成。”
賈蕓應下,當下就對著宗成拱手行禮,讓他多指教。
士、農、工、商,四階級在封建社會是難以逾越的溝壑。賈蕓是讀書人,又是榮國公后人,正經的士族子弟。
宗成哪敢托大,見到賈蕓行禮,差點沒直接跪下。
賈蓉道:“在我這沒那些規矩。古人言達者為師,這些事你們幾個比我們精通。要換在幾百年后,指不定還的給你們拜師叩禮?!?
宗成是個老實的中年漢子,用一種不知哪里的地方話喃著:“不敢,可不敢。”
聽上去就像在說:不干,客不干。
宗成身后工匠里年紀最老的人,開口道:“蓉爺能把老國公賜的方子交予我們來做,已經是天大的恩賜。每月還給我們定下一人二兩銀子的工錢,這……”
說道此處,老者淚流滿面,帶著眾人感激涕零的跪下了。
賈蓉哪里見過這陣仗,連連起身去扶。
“老人家快起來罷……宗成,起來吧。大家都起來罷……”
工匠的地位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尷尬。前朝大明末年,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士農工商階級出現了大的變動,商人地位急劇上升,且士商階級掌握了大量的錢財。
到本朝,雖然廢除了匠籍制度,可千百年來帶來的影響卻一時無法改變。
工匠不論是在各部為吏,還是民間手工,總是被剝削的那個。許多匠人甚至連養家糊口都不行,最后淪落為商人賺錢的工具。
“快起來吧,我還有事給你們吩咐嘞。”賈蓉有些無奈,故而問道:“難道還要我一個個把你們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