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皇商牌子也沒了,許多生意經營都做不下去。其他常規的,也比以往高出不少成本。
只要能保得寧國府這一生意,薛家倒不至于積貧。
至于往后還想繼續發財,除非大哥蒙恩再得一塊皇商牌子,又或是有別的出路。
寶釵淡淡回道:“該怎樣做?”
“我會寫信給平安州的賈蕓、金陵的賈薔等人,做出一批預制水泥板來。”蓉哥兒見她流露疑惑神色,繼而解釋道:“這些預制水泥板內,分別會排布不同量的鐵骨、竹子、鋼筋等。只要薛家商隊將這些東西運往各省請路過人來測試堅硬程度,再配合南省大雨下水泥功效的宣揚,還怕沒人動心沒人買?”
薛寶釵道:“鐵骨、竹子等倒是尋常物,鋼卻是稀罕的。便是別人曉得了堅硬如石,那又如何?還能奢侈到水泥中放鋼?”
“就是要他們放鋼。”蓉哥兒嘿嘿笑著。“其實不放鋼也沒什么,只要知道了水泥的用效,咱們這東西也就賣出去了。”
其實蓉哥兒除了賣水泥,還有另外一個心思。
他總是忘不了,那年顯德皇帝在神京城莊外看水泥板時的眼神。特別是聽說了水泥板里有鐵骨時,那總特別的眼神。
曾經的他只是單純以為大燕鐵料少,所以才惹來皇帝不滿。可是隨著他對大燕的了解,發現他娘的大燕根本不禁鐵,也不管制。甚至可以說是大燕鐵料充沛,連京畿地區的鐵礦因利潤薄而給停了。
幾萬萬人的國度,竟然年產幾萬噸鐵就已經滿足,他怎么也不愿相信的。
可是,不愿相信也不成。大燕用于民間的鐵,無非是刀具、鐵鍋等,用于軍事的,也就是那些槍、炮。
年年產鐵,卻無增大的消耗。又能用得多少了?
當初皇帝怕的是水泥用了太多鐵,而導致其他地方用不上鐵。
這樣的邏輯,在賈蓉這里看來,是不對勁的。擔心用不上鐵,才應該去大力煉鐵。現在煉鐵的礦都少了,那些官員都一股腦燒窯、種胭脂米去了。
仿佛那些瓷器,那些胭脂米比鐵還重要。
這會,蓉哥兒總想搞點什么事了。
薛寶釵靜靜看著他,臉上還一抹難以形容的淺笑。淡淡道:“該不是你們寧國府從哪里接手了煉鐵經營罷?”
“咳……咳咳。”
蓉哥兒連連擺手。狡辯道:“哪有的事情,只是那水泥之中混入鐵骨鋼筋等架構,它們凝固后會更加的堅硬。即便讓人拿著大錘猛敲,也未必能毀得了。”
薛寶釵將信將疑看他,道:“即便如此,這樣宣揚只怕也不夠。”
蓉哥兒心里暗贊著北遼真是一個好地方。嘿嘿笑道:“現場演示給他們瞧,還一邊講解讓所有人親眼見證水泥貢灰凝成石板的過程,又讓人親手敲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