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蓉在丫鬟服侍下換了衣裳,心里想著農書的事情要緊,急忙打大觀園里稻香村去。進了大園子里,又怕在怡紅院那邊遇上寶玉房里的人,還繞旁邊道過去不走怡紅院邊上。
快近稻香村時,轉過山懷中,蓉哥兒隱隱看著那邊一帶黃泥筑就矮墻,墻頭皆用稻莖掩護。
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里面數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
期間又有幾塊水稻田地,稻穗才出,是綠油油的一片。
穿過稻田,終到農舍之外。
有做事的丫鬟喚道:“小蓉大爺來了?”
李紈房里的丫鬟不多,他能叫出名字的也就一個素云、一個碧月。其他做事的小丫鬟,他是一個也不認得。只點了點頭,問了珠大奶奶在哪忙。
精修的農舍倒先走出一個丫鬟來迎接,正是碧月。她笑道:“才說今兒恐怕小蓉大爺不會過來了,正巧這會竟來了。奶奶還準備去西邊陪老太太吃晚宴了。”
來的這個點確實不太巧,蓉哥兒也覺自己肚子咕咕作響,今天睡了一覺還沒吃什么東西了。他道:“既然嬸子要去西邊陪宴,我明兒再來。”
碧月笑道:“小蓉大爺既然來了,咱們也不便過去了。只是尋常晚宴,有太太們作陪,倒也夠了。奶奶聽小蓉大爺過來,已經在偏舍等著了,大爺快進來罷。”
賈蓉細細打量了這依山伴水的農舍,倒也別致。又不免想起王熙鳳的話,這珠大奶奶果真是兩府里最富的奶奶。
農舍雖不如其他地方氣派,單這瓜果蔬菜并一大片水稻田,就是其他人拍馬也不及。
蓉哥兒嘿嘿笑著,隨著碧月過去,又問:“這外面的菜田也是你們在打理?”
碧月回道:“咱們哪打理得好,也是園子里婆子們在打理著。倒是奶奶以前偶爾操心,近來奶奶又忙著看稻田了,菜田也沒心思管了。”
蓉哥兒哦了一聲,回頭望一眼。外面這一畝多胭脂御米田確實打理得好,顯然是用心了。
碧月在前領路道:“小蓉大爺,這邊走。”
他隨著丫鬟穿過前面幾間農房,才見著后面還有一大院子。又拐了兩拐,走到臨山林的一間屋子。碧月道:“小蓉大爺進去罷,奶奶在里面正瞧著書,我便不在這打攪了。”
蓉哥兒進門便看著了端坐案邊的珠大奶奶李紈,她似乎沒聽見聲音般沉迷看著手中的書本。蓉哥兒輕喚了聲:“嬸子?”
只瞧著李紈背影一僵,卻不見她回頭。賈蓉亦不在意,隨心打量著這間書房。顯然這房間是才收拾出來沒多久的,位置雖然僻靜卻不適放書的地方。
房里書冊也不多,除了《列女傳》、《孝經集注》并唐太宗時長孫皇后所著《女則》等,其他多是古今詩詞集注,還有一部分書封嶄新的農書等。
李紈所在長案如叢綠堂書房一般,案靠長窗。這邊的窗外是一山腳斜坡,坡上種滿了竹子。竹林中還有一兩株大葉楓樹,賈蓉進房前就看到楓樹遮天蔽日將此房完全籠罩于樹蔭之下。
以他這樣小心翼翼的性子來說,這樣的房間實在不易做書房。一來,山腳臨林多潮濕,二來,房頂楓樹碩大。
萬一哪天打雷劈了,掉下的樹干非得砸了這屋子不成。
賈蓉這兩年,其實挺怕打雷的。
蓉哥兒走近李紈身后,只瞧著她一手執筆,一手捧書。手里的書應是他交給李紈的,桌案上也打開著一冊,李紈似在抄錄。
他就這樣看著,也不作聲。李紈也盯著手里的書,手中的筆墨卻染雜了長案。蓉哥兒還留心到,珠大奶奶一邊的耳朵竟是紅的,而且有愈來愈紅的趨勢,甚至蔓延到了她細膩白嫩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