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不久,另一大群人前來匯合。
正是起事之初便跟隨王政的婦孺老弱們,還有事先便被徐方隱蔽帶離的一些工匠等人。
當于禁看到這幾千人以及那一輛輛騾車時,又是一聲長嘆。
此時,三方合流后的總人數已然過萬。
一路勢如破竹攻破了七八個村寨后,已正式進入了廣饒縣的地界。
王政并沒有選擇大軍先行,而是帶著一群流民緩緩逼近。
似乎完全背離了兵貴神速的原理。
對他此舉,于禁不發一言卻是若有所思。
而其他眾人,連潘璋在內皆是毫無異議,顯是達成共識。
第一次攻趙縣時,王政提前安排吳勝內應,掩藏行跡,其余人無不謹慎小心。
而這一次,所有人卻都是信心十足,卻是覺得正面強攻亦可輕取。
連最為謹慎的徐方,都樂觀地認為:
最多一兩日便可攻取廣饒。
這還是在盡量控制隊伍傷亡情況下的預估。
若是外人看來,這支隊伍的實力其實并無多少變化。
只有身處其中的眾人,才最為清楚。
真正的兵卒人數或許沒有增長,但是實際的戰力上,卻已是天翻地覆。
至于主將王政,自然更是輕松淡定。
他比在場所有人都更為清楚當前青州的形勢。
于禁這支大軍一滅,消息并未走漏,留給自己騰挪的空間已是極大。
眼下只要打開通路,完成自家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那后面...
曹操便是想要傾起大軍,恐怕也未必有這個能力了。
至于廣饒區區縣城,王政更是全不放在心上。
一個縣城的兵力和防御,在如今的天軍和自己面前,當真是薄如蟬翼。
攻取此地,所需者無論時間或是代價,真正取決的因素是在另一方。
臨淄縣。
王政這一次全無顧忌,甚至有些大張旗鼓,更是徐徐緩行。
無非是給予臨淄充足的時間收到風聲,以及...
派兵支援!
兩日后,天軍兵臨廣饒城下。
僅僅半天的光景,王政已入住了縣君府邸。
其他人興高采烈之際,只有一旁的霍氏捕捉到了天公將軍眼眸中那絲失望。
一晃而過的失望。
從始至終,臨淄竟然沒有出動哪怕一兵一卒。
是還沒收到情報呢?
還是沒收到情報呢?
王政暗自慨嘆,腦中飄過一連串地吐槽。
.....
山東半島東臨大海,資源豐富,曾是齊國的故土。
自漢以來,中央為防其割據獨大,在地理劃分上就做出了挾制。
南部劃給兗、豫、徐三州。
青州其實只有半島北部。
而齊郡既能得此名,自然就是青州的核心腹地。
臨淄。
是齊郡的郡治縣,更是整個青州的州治所在。
說是一個縣,其實全然實過與名。
作為是整個青州政治經濟文化的樞紐,它自然是州內最為富饒的大城。
此時整個青州尚且不到四萬戶,而臨淄縣單是城內,卻已接近萬戶。
若是加上周圍村鎮,人口更是過了五萬,幾乎是趙縣十倍。
此時正值中午。
驕陽正烈。
城門守衛們人人昏昏欲睡,無精打采之際。
一陣急促的蹄聲傳來。
遠遠看到城門高處“臨淄”那兩個漢隸大字,為首者蒼白的臉色突然有了血色